Skip to main content

拓片 3, undated

 File — Box: 153, Folder: 3
Identifier: 0087_PER_MaKiam_Series_8_Folder_3

主要依參考編號(51-64)排列如下:

-拓片 1 葉;119 x 6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石
 參考編號:51.4 (barcode: 004980190)

-漢墓石刻。手稿 2 張 ;24 x 30, 19 x 10 公分。香港藝術節舉辦漢畫石刻拓本展覽會(The Hong Kong Festival of the Arts of 1955. Exhibition of Rubbings of Han Bas-Reliefs)。展品簡介。附:展品說明 1 張(11 x 17 公分)
 參考編號:51.5 (barcode: 004980191)

-拓片 1 葉;112 x 64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晉。《祥光碑》。附:
 1) 信封 1 個。致馬季明。背書:祥光碑、六朝、雲南
 2) 手稿 1 張;22 x 17 公分。釋文:
  此碑於民國初在雲南陸〇出土以非全璧因另行有祥光二字而名之曰祥光碑其字體在隸楷之間當為晉宋時物唐君立庵來自昆明以此見贈因杞其原委於此 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二日 季明識
 參考編號:52 (barcode: 004980192)

-拓片 1 葉;136 x 22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有複本 1 葉(136 x 22 公分)。《高頤墓闕》。釋文:漢故益州太守
 參考編號:53.1.1 (barcode: 004980193)

 拓片 2 葉;各約 136 x 22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原為 4 葉拓片,合併為二。《高頤墓闕》。釋文:陰平都尉武陽 令北府丞舉孝
 參考編號:53.1.2 (barcode: 004980194)

 拓片 2 葉;各約 136 x 22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原為 4 葉拓片,合併為二。《高頤墓闕》。釋文:舉孝廉諸部從 廉高君字貫光
 參考編號:53.1.3 (barcode: 004980195)

 拓片 2 葉;各約 136 x 22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原為 4 葉拓片,合併為二。《高頤墓闕》。釋文:事高君字貫方 武陰令上計史
 參考編號:53.1.4 (barcode: 004980196)

-拓片 1 葉;63 x 57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殘石
 參考編號:53.2.1 (barcode: 004980197)

 拓片 1 葉;64 x 35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殘石
 參考編號:53.2.2 (barcode: 004980198)

 拓片 1 葉;62 x 168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殘石。原為 2 葉拓片,合併為一
 參考編號:53.2.3 (barcode: 004980199)

 拓片 1 葉;62 x 10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殘石
 參考編號:53.2.4 (barcode: 004980200)

 拓片 2 葉;各約 32 x 37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殘石
 參考編號:53.2.5 (barcode: 004980201)

 拓片 2 葉;各約 37 x 33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殘石
 參考編號:53.2.6 (barcode: 004980202)

 拓片 5 葉;14-38 x 17-33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殘石
 參考編號:53.2.7 (barcode: 004980203)

-高公闕。手稿 2 張 ;16 x 5, 14 x 4 公分。香港藝術節舉辦漢畫石刻拓本展覽會(The Hong Kong Festival of the Arts of 1955. Exhibition of Rubbings of Han Bas-Reliefs)
 釋文:舞龍別本無 一人持刀別本無。
 附:1) 展品說明 1 張(14 x 20 公分)
 2) 信封 1 個。信封面:專門委員審定 寶蘊樓名畫影本 故宮博物院 古物陳列所出品
 參考編號:53.3 (barcode: 004980204)

-拓片 1 葉;51 x 63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梁天監十二年。《梁天監石刻》,又名,《鄱陽王題字石刻》。彭獻翔撰
 參考編號:54.1 (barcode: 004980205)

-拓片 1 葉;49 x 5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隋仁壽二年。原石刻於隋仁壽二年。《信州金輪寺舍利塔下銘》。出土地點:四川奉節白帝城
 參考編號:54.2 (barcode: 004980206)

-拓片 1 葉;48 x 55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後蜀廣政廿六年。張廷翊題字石刻。附:信封 1 個。信封面:
 1) 鄱陽王題字 梁天監 四川東節
 2) 舍利塔 隋 四川東節
 3) 張廷翊題字 蜀廣政 四川東節
 參考編號:54.3, 54.4 (信封) (barcode: 004980207, 004980208)

-拓片 1 葉;166 x 7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附:信封 1 個。信封面:近人墓誌銘。
 原石刻於民國三十二年。《黃光道及妻朱夫人墓誌》。熊斌篆額;吳廷錫撰文;陸福廷書丹。釋文:
 黃芍亭先生及德配朱夫人墓表
 嘗考尚書今文立政篇有三亳阪尹之官釋之者謂穀熟為南亳偃師為西亳而北亳即今之蒙亳阪訓險謂國家特設官以督察此三亳也亳之為邑在周為焦夷在秦為譙在两漢三國則始為郡縣而終改陪都西走汴宋之郊南坿潁壽之背所謂天下最形要之處士生其間者往往魁梧奇偉慷慨悲歌立精舍以讀書築高台以逰息其俗則民淳訟簡其地則土沃泉甘課子弟為幹濟之才習書史通古今之故博聞強識惇行不怠若我 芍亭先生者豈非潁亳間奇偉之人而德行道藝不有可紀述者哉 先生姓黃氏諱光道字芍亭安徽之亳縣人也黃為淮淝望族自其先人從徽之歙徙潁之亳世修耕讀其考年七十餘其妣年且九十有薄田三十畝歲時伏臘及一切婚喪之需略能供辦如禮其妣生 先生時已屆中年逮棄養而 先生亦六十有五矣考妣皆年高德劭所以教養 先生者有典有則雖温公家儀呂氏鄉約不是過也世哀道微家〇制廢 先生訓其諸子獨能屏除流俗之見孜孜不倦值捻匪之變家道中屯初不憚遑遑籌費罔使棄學厥嗣臚初兄勝衣就傳即期以逺大應童子試拔前芧親友稱賀 先生則曰英年貴求實學區區文字小捷曷足以云旋當停科遂命臚初肄業優級師範自是而從事陸軍速成又入陸軍大學馳驅國事無役不從民初軍興臚初叠賛孫禹行馮煥章閰百川諸巨公幕府規畫多宜樹立宏達暦充軍旅司令晉授陸軍中將勳績益隆智識愈拓率皆 先生及 夫人耳提面命之教有以成其穏練之材嗚呼盛已 先生長身玉立膂力方剛自其少時耕作已勝人數倍晚年尤究心史學凡夫忠臣義士嘉言懿行一經觸目靡不流連稱頌時方多故俗尚雄豪 先生揣度人情鼓舞士氣群樂效命嘗為臚初招募義勇萬人一呼而集用獲屨及劍及迅供前敵之防長孫文模畢業航空學校淞滬之役捐軀殉國家人秘之 先生慨然曰此兒凶多吉少果其效命疆場吾復何憾但覺受國恩多報國日淺為可戚戚耳其深明大義如此生平著作之大者為脩黃氏家譜一事以為自太史公以來即重曆譜之學逮乎歐公世系蘇氏族譜逺紹旁搜胥唯絕作因慨黃氏家乘年久生脩力勸族人公同鳩貲不足者悉取諸宮中獨力擔負遂乃延聘名流勤力編輯部居部次考訂分明裒成巨帙庋諸家祠於古人惇叙九〇之道握其大源洵千秋之盛蹟也居恒克儉克勤愛惜物力敬恭桑梓好義勇為挖壕撓溝一一脩舉蓋以親受民眾之託圍保郷閭即不能不淬厲以圖為匡時平冦之計卒以勤苦致疾一旦云〇嗟乎此乃當世仁人君子所宜深惜而要非識拘一隅孟浪從事者所能希異萬一也亳居天下要衝人才輩出傳曰商湯有景亳之命 先生際鼎革時獨能督率子孫為國效忠以應造功自亳之運不亦難能可貴也哉 夫人朱氏幼嫻內則長熟坤儀自來歸 先生以迨易簀門戶操持始終如一少時秉威姑之戒尤能先意承志不懈益虔桓少君云先姑有言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吾焉敢忘乎嗟乎若夫人者入諸中壘列女之編知無愧色矣 先生以前清同治五年七月十五日生以民國二十九年八月初二日卒年七十五 夫人以前清同治六年八月廿八日生以民國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九日卒年七十一子二長即臚初次曰旭初孫男文模文相文樞文棣文檮文楷文權文樾孫女文瑛文琇文珽文珍文玲臚初以 先生之殁巳終三年亳在淪陷區中弗克遵倚盧之例祥禫已畢勞心團團擬立碑以誌期報罔極之恩余覽所為行狀哀其孝思不匱何其辭之卓而心之悲也尸佼有言曾子輿讀喪禮畢而泣下霑襟臚初其似之矣因為銘曰
 巍巍江夏十載名宗蒙亳有邑盛德所鍾勤勞稼穡封衍神〇篤生耆宿克紹前蹤持躬莭約出辭雍容玉牒合〇金鑑羅胸繄我邦媛魚菽虔供義方教子矯矯二龍為國楝樑為家垣墉清標峻莭雪柏霜松明德有後光彼亳封豐碑矗立克表功庸悠悠渦水赫赫虎峰勒銘於此永式温恭
 陸軍中將陝西省政府委員兼主席兼全省保安司令軍管區司令熊 斌篆額
 三等嘉禾章前陝西榆林道道尹省政府顧問通志舘協纂江寧縣吳廷錫敬撰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陸軍中將隴海銕路管理局長陸福廷書丹
 中華民國三十二年八月吉日立
 參考編號:55.1, 55.2 (信封) (barcode: 004980209, 004980210)

-拓片 2 葉;78-80 x 79-82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民國二十四年。《孫傳芳墓誌并蓋》。章炳麟撰文;陳陶遺書丹;沈恩孚篆蓋。北平文楷齋劉明堂刻石
 參考編號:56.1-56.1.2 (barcode: 004980211, 004980212)

-孫傳芳墓誌銘。章炳麟撰。手稿 1 張;35 x 103 公分。影印本。鈐印:章炳麟(白文)、太炎(朱文)。
 附:信封 1 個。信封面:章炳麟原稿複製品
 參考編號:56.2 (複製品) (barcode: 004980213)-拓片 1 葉;66 x 4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隋開皇九年。《通道記》。碑文記述會州刺史須達派人修複樸頭山古棧道之事。有複本 1 葉(63 x 40 公分)
 參考編號:57.1.1-57.1.2 (barcode: 004980214, 004980215)

-拓片 2 葉;64 x 56, 63 x 47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建安六年碑》。此碑記述諸葛亮於建安六年攜元直拜謁張良的事情。又名:漢建安六年巴郡磨厓拓本、吹角壩摩崖石刻、建安殘石、嚴季男碑等
 參考編號:57.2.1-57.2.2 (barcode: 004980216, 004980217)

-拓片 1 葉;36 x 46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梁中大通元年。關於成都萬佛寺(梁時名為安浦寺)的造像記。有白文鈐印。題識:石藏成都少城公園民眾教育館
 參考編號:57.3 (barcode: 004980218)

-拓片 1 葉;60 x 6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唐開元十五年。樸頭山石壁刻文。拓片背書:平羌記
 參考編號:57.4 (barcode: 004980219)

-拓片 1 葉;89 x 4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延光四年。磚銘圖
 參考編號:57.5 (barcode: 004980220)

-拓片 1 葉;56 x 68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三國蜀建興四年。采桑圖畫像磚
 參考編號:57.6 (barcode: 004980221)

-拓片 1 葉;49 x 38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武周長安四年。《慶林觀鐘銘》。蒲真應。鈐印:馬鑑(白文)。造像記。有複本 1 葉(32 x 38 公分)。複本無鈐印
 參考編號:57.7 (barcode: 004980222)

-拓片 1 葉;70 x 85 公分。墨拓紙本(晚清拓?)。原石刻於南宋慶元六年。《金石苑:宋大佛寺景西仲等題名》。(清)劉喜海。遊城南記
 參考編號:57.8 (barcode: 004980223)

-拓片 1 葉;32 x 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晉太和年間。磚銘。釋文:〇〇〇七月作。鈐印:曾祠生〇〇金石文字(白文)。附:
 1) 信封 1 個。信封面:
  通道記 二 川西合州
  頌角壩 二
  造象記 梁中通 成都
  平羗記 四川西
  延光專文
  建興專 采桑圖
  武周造象 二
  游城南記 宋慶元 四川活陵
  泰和專拓片
  人象孫專拓片
 2) 漢畫石刻拓本展覽會展品說明 11 張(空白)
 參考編號:57.9, 57.11 (信封) (barcode: 004980224, 004980226)

-藝風堂金石文字目 卷一。繆荃孫。手稿 1 張;32 x 29 公分。油印本。手寫筆記:請交馬先生。另附手寫字條一張
 參考編號:57.10 (barcode: 004980225)

-拓片 1 葉;163 x 15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唐乾元三年。(唐)嚴武書《巴州古佛龕記》。附:
 1) 信封 1 個。致 Prof. Ma Kiam。有校印(庇理羅士官立女學校)。信封面:嚴武南龕記 唐
 2) 手槁 2 張。釋文:巴州碑、乾元三年閏四月改元上元
 參考編號:58.1, 58.2 (信封) (barcode: 004980227, 004980228)

-大明通行寶鈔:壹貫。拓片 1 葉;34 x 22 公分。墨拓紙本(明拓)。原石刻於明洪武十三年。釋文:
 戶部
 准奏印造
 大明寶鈔與銅錢通行使用偽造者斬告捕者賞銀貳伯伍拾兩仍給犯人財產
 洪武 年 月 日
 又稱洪武寶鈔。明初流行紙幣
 參考編號:59.1 (barcode: 004980229)

-拓片 9 葉;各約 26 x 16 公分。墨拓紙本(清拓)。原石刻於清代。《絳帖殘本》。(北宋)潘師旦編刻原帖,包括:
 1) 《秦巫咸朝那詛楚文帖》
 2) 《泰山刻石》
 3) 《明州刺史河東裴公紀德碣》
 參考編號:59.2 (barcode: 004980230)

-拓片 1 葉;35 x 47 公分。墨拓紙本(清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袌沖齋石刻殘本。釋文:
 詢奉勑書 成親王 刻印:成親王、詒晉齋印
 參考編號:59.3.7 (barcode: 004980237)

-拓片 1 葉;36 x 7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袌沖齋石刻殘本。《臨鍾王乙:袌沖齋石刻》,包括:
 1) 刻印:壽金盦、笠耕珍祕
 2) 鍾繇的《還示帖》(不全)
 3) 鐘繇的《墓田丙舍帖》(不全)
 4) 刻印:抱沖齋鑑賞印
 5) 鐘繇的《力命表》
 6) 鍾繇的《白騎帖》・[一]
 參考編號:59.3.4 (barcode: 004980234)

-拓片 1 葉;34 x 43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袌沖齋石刻殘本。《臨鍾王二:[袌沖齋石刻]》,包括:
 1) 鍾繇的《白騎帖》・[二]
 2) 題識:鍾太傳書余少而學之頗得形模蓋猶近隸體不至如右軍以還姿態橫溢〇 其昌
 3) 刻印:董其昌印
 參考編號:59.3.11 (barcode: 004980241)

-拓片 1 葉;35 x 8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袌沖齋石刻殘本。《臨鍾王四:[袌沖齋石刻]》,包括董其昌書王羲之的
 1) 《胡母帖》
 2) 《漢時帖》
 3) 《藥草帖》
 4) 題識:王右軍十七帖 董其昌書
 5) 鈐印:太史氏、董氏玄宰
 參考編號:59.3.20 (barcode: 004980250)

-拓片 1 葉;35 x 78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袌沖齋石刻殘本。《臨鍾王五:[袌沖齋石刻]》,包括董其昌書王羲之的:
 1) 《官奴帖》
 2) 《快雪時晴帖》・[一]
 參考編號:59.3.22 (barcode: 004980252)

-拓片 1 葉;35 x 7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袌沖齋石刻殘本。《臨鍾王六:[袌沖齋石刻]》,包括董其昌書王羲之的:
 1) 《快雪時晴帖》・[二]
 2)《毒熱帖》
 3)《自慰帖》
 4)《十月五日帖》(不全)
 參考編號:59.3.6 (barcode: 004980236)

-拓片 1 葉;35 x 7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袌沖齋石刻殘本。[臨鍾王七:袌沖齋石刻],包括董其昌書王羲之的:
 1) 《大觀帖・太清樓帖 (節錄)》
 2) 《旦夕帖》
 3) 跋:右軍用筆蕭散而字形與筆法一正一偏所謂右軍書如鳳翥鸞翔
 參考編號:59.3.14 (barcode: 004980244)

-拓片 1 葉;35 x 6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袌沖齋石刻殘本。《臨鍾王八:[袌沖齋石刻]》,包括董其昌書:
 1) 《評子敬蘭亭帖》(不全)
 2) 題識:仲冬八日識 董其昌
 3) 刻印:知制誥曰講官、董其昌印
 參考編號:59.3.28 (barcode: 004980258)

-拓片 1 葉;35 x 8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袌沖齋石刻殘本。
 《渡句驪河》・[一]。(清)永瑆撰。
 參考編號:59.3.13 (barcode: 004980243)

-拓片 1 葉;34 x 8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袌沖齋石刻殘本。
 《渡句驪河》・[二]。(清)永瑆撰
 參考編號:59.3.25 (barcode: 004980255)

-拓片 1 葉;35 x 8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袌沖齋石刻殘本。
 《渡句驪河》・[三]。(清)永瑆撰。跋一:嘉慶丁卯冬與笠畊同以
 參考編號:59.3.26 (barcode: 004980256)

-拓片 1 葉;35 x 6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袌沖齋石刻殘本。
 《渡句驪河》・[四]。(清)永瑆撰。跋二:瀋伇渡句驪因為錄乾隆癸卯秋舊作 成親王。刻印:成親王、詒晉齋印
 參考編號:59.3.12 (barcode: 004980242)

-拓片 8 葉;各約 34 x 8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袌沖齋石刻殘本。《九成宮醴泉銘》。魏征作;歐陽詢書。
 參考編號:59.3.5, 59.3.15, 59.3.16, 59.3.18, 59.3.17, 59.3.27, 59.3.24, 59.3.2 (barcode: 004980235, 004980246, 004980245, 004980248, 004980247, 004980257, 004980254, 004980232)

-拓片 1 葉;35 x 8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袌沖齋石刻殘本。《賢臣頌一:袌沖齋石刻》。刻印:大雅、抱沖齋、斌良之印、斌笠耕家珍藏。趙孟頫書(漢)王褒的《聖主得賢臣頌》・[一]
 參考編號:59.3.29 (barcode: 004980259)

-拓片 1 葉;35 x 8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袌沖齋石刻殘本。《賢臣頌二:[袌沖齋石刻]》。趙孟頫書(漢)王褒的《聖主得賢臣頌》・[二]
 參考編號:59.3.8 (barcode: 004980238)

-拓片 1 葉;34 x 77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袌沖齋石刻殘本。《賢臣頌三:[袌沖齋石刻]》。趙孟頫書(漢)王褒的《聖主得賢臣頌》・[三]
 參考編號:59.3.19 (barcode: 004980249)

-拓片 1 葉;35 x 56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袌沖齋石刻殘本。《賢臣頌四:[袌沖齋石刻]》。趙孟頫書(漢)王褒的《聖主得賢臣頌》・[四]。題識:大德五年歲在辛丑暮春之初吳興趙孟頫書。刻印:趙、大雅、趙氏子印、天水郡圖書印
 參考編號:59.3.3 (barcode: 004980233)

-拓片 1 葉;35 x 8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袌沖齋石刻殘本。《袌沖齋石刻》。刻印:繡衣使者、斌笠耕鑑賞章。《圓覺經序》・[一]。(唐)釋宗密
 參考編號:59.3.1 (barcode: 004980231)

-拓片 1 葉;36 x 82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袌沖齋石刻殘本。[袌沖齋石刻]。《圓覺經序》・[二]。(唐)釋宗密。題識:延祐六年八月七日奉佛弟子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知制誥兼修國史趙孟頫書
 參考編號:59.3.21 (barcode: 004980251)

-拓片 1 葉;35 x 8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袌沖齋石刻殘本。《成王書一》。刻印:繡衣使者、斌良之印、斌笠耕家珍藏。成親王書王羲之作品,包括:
 1) 《霜寒帖題識》
 2) 《黃庭經(節錄)》。刻印:皇十一子、詒晉齋印。
 3) 《詩經・大雅:盪之什:抑(節錄)》
 題識:成親王。刻印:成親王
 參考編號:59.3.10 (barcode: 004980240)

-拓片 1 葉;34 x 7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袌沖齋石刻殘本。《成王書二》,包括(清)永瑆書:
 1) 蘇軾的《前赤壁賦(節錄)》。題識:詒晉齋 刻印:皇十一子
 2) 米芾的《蜀素帖》(節錄)》。題識:成親王 刻印:成親王、〇〇〇印
 參考編號:59.3.9 (barcode: 004980239)

-拓片 1 葉;34 x 84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袌沖齋石刻殘本。《成王書三》,包括(清)永瑆書:
 1) 賈誼的《過秦論(節錄)》。題識:嘉慶二年六月三日臨 成親王 刻印:皇十一子
 2) 文徵明的《煮茶》。題識:文待詔詩帖 刻印:成親王
 參考編號:59.3.23 (barcode: 004980253)

-拓片 1 葉;57 x 77 公分。墨拓紙本(清拓)。原石刻於北宋紹聖二年。黃牛峽宋人題名刻石。釋文:
 黃大臨、弟庭堅,同辛紘子大方,紹聖二年三月辛亥來遊。附:
 1) 信封 1 個。信封面:
  黃大臨等題字 宋紹聖 三游洞湖北宜昌
  謝石硯拓片
  畫錦堂記
  驅屬鬼孫石
  岳武穆出師表
  鄭鄖等題字 紹熙 三游洞宜昌
  滿江紅詞
  墓誌銘孫石 靖康鄞
 2) 手稿1 張 ;32 x 7 公分。釋文:
  十一號元證九無憂鑒如出惟繁詢 十一頁
  十二號奉孫宝公魯漏登破 八頁
 參考編號:59.4, 62.7 (信封+字條) (barcode: 004980260, 004980327)

-拓片 2 葉;30 x 18, 30 x 3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宋代。硯銘。
 釋文一:宋謝潤夫先生賣卜硯 櫟園主人珍藏
 釋文二:成都謝石之硯〇〇〇〇
 釋文三(右邊款):味經書屋珍玩
 釋文四(左邊款):刻印「惠藏」 壬戌秋〇〇
 釋文五:謝潤夫賣卜硯〇〇〇〇〇〇〇〇寅〇〇〇〇臨安〇韓〇〇〇〇
 釋文六:文山相國〇〇〇〇〇〇〇拜
 附:信封 1 個。信封面:宋成都謝石硯
 參考編號:26.1, 26.2 (信封) (barcode: 004979967, 004979968)

-拓片 6 葉;各約 35 x 8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晝錦堂記・[一至六]》。趙孟頫書歐陽修的《相州晝錦堂記》。跋:此文發揚緯魏公之志而抑揚〇〇然不〇乎或志之〇〇文勢雄偉可〇也 子昴。刻印:趙氏子印、笠耕珍秘、抱沖齋鑑賞印。
 畫錦堂記
 參考編號:62.3.1-62.3.6 (barcode: 004980313, 004980314, 004980315, 004980316, 004980317, 004980318)

-拓片 1 葉;56 x 10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晚清。岳飛書諸葛亮的《前出師表・[一]》。刻印:〇〇〇、〇〇〇子圖書、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參考編號:32.3.1 (barcode: 004979981)

 拓片 1 葉;56 x 107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晚清。岳飛書諸葛亮的《前出師表・[二]》
 參考編號:32.3.2 (barcode: 004979982)

 拓片 1 葉;56 x 107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晚清。岳飛書諸葛亮的《前出師表・[三]》
 參考編號:32.3.3 (barcode: 004979983)

 拓片 1 葉;56 x 105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晚清。岳飛書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四》
 參考編號:32.3.4 (barcode: 004979984)

 拓片 1 葉;56 x 11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晚清。岳飛書諸葛亮的《前出師表・[五]》
 參考編號:32.3.11 (barcode: 004979991)

 拓片 1 葉;56 x 107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晚清。岳飛書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六]》
 參考編號:32.3.10 (barcode: 004979990)

 拓片 1 葉;56 x 103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晚清。岳飛書諸葛亮的《前出師表・[七]》
 參考編號:32.3.9 (barcode: 004979989)

 拓片 1 葉;56 x 107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晚清。岳飛書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八]》
 參考編號:32.3.8 (barcode: 004979988)

 拓片 1 葉;56 x 102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晚清。岳飛書諸葛亮的《前出師表・[九]》
 參考編號:32.3.7 (barcode: 004979987)

 拓片 1 葉;57 x 11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晚清。岳飛書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十]》
 參考編號:32.3.6 (barcode: 004979986)

 拓片 1 葉;56 x 106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晚清。岳飛書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十一]》。刻印:少保、岳飛〇印、〇〇、〇〇〇子圖書。
 跋:岳少保書武侯出師二表曩見其搨本知道出南陽宿武侯祠為道人書者度是碑必在南陽也歲丁卯求宰是邑謁侯祠尋碑不可得時勤延〇〇碑在江南之〇〇會壬申典守〇南復加物色於今甫淂之書法之健拔雄偉尤見忠武鬱勃之氣流露於筆〇夫以少保之勳烈固與武〇〇光輝映月為千古傳人豈必其文其書以傳耶而其文其書無自有不可磨滅者謹命匠人摹勒於石〇以〇綴〇座云爾 光緒二年三月甯〇任愷謹識 刻印:任愷之印、〇子印
 南陽李發祥刻石
 參考編號:32.3.5 (barcode: 004979985)

-拓片 1 葉;74 x 7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南宋紹熙五年。建安鄭鄖壁刻。鄭鄖字夢授
 參考編號:51.1 (barcode: 004980187)

-拓片 1 葉;185 x 8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漢代。《滿江紅》石刻。岳飛詞。漢雜項拓本
 參考編號:51.2 (barcode: 004980188)

-拓片 1 葉;46 x 23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三國(魏)年代。墓誌銘文。釋文:魏故持節僕射陳郡鮑捐神坐。鈐印:馬氏凡將齋藏石(朱文)。鮑捐神坐
 參考編號:51.3 (barcode: 004980189)

-拓片 1 葉;38 x 103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代。《難得糊塗》。鄭板橋撰。釋文:
 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着,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板橋識。刻印:鄭燮之印、七品官耳
 參考編號:59.5 (barcode: 004980261)

-鈐印 1 張;40 x 26 公分。陽文印。朱文:廣運之寶。有複本 6 張(各約 26 x 22 公分)
 參考編號:59.6 (barcode: 004980262)

-鈐印 1 張;各約 15 x 23 公分。朱砂印。白文:平都侯印。有複本 2 張
 參考編號:59.7 (barcode: 004980263)

-鈐印 1 張;各約 17 x 23 公分。朱砂印。白文:受賀樂哉。有複本 1 張
 參考編號:59.7 (barcode: 004980263)

-手稿 2 張 ;28 x 9, 32 x 7 公分。
 釋文一:一號識〇〇而醉翁後〇弗 八開
     二號家途靈畫〇〇榮大魏 九頁
 釋文二:五號聖乘任太屋漁旦句公彊瀋 十一頁
     六號鍾待內〇官結得合〇 八頁
 參考編號:59.8 (barcode: 004980264)

-拓片 1 葉;53 x 27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遼代。有複本 1 葉(40 x 32 公分)。複本無題識。《西山靈光寺遼塔磚》。
 題識一:西山靈光寺遼塔磚底拓本
 題識二: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參考編號:60.1 (barcode: 004980265)

-拓片 1 葉;115 x 6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代。杜甫像石刻。《詩聖杜拾遺像》。刻印:張樹勳印、竹橋
 參考編號:60.2 (barcode: 004980266)

-拓片 1 葉;69 x 113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石。參考編號:60.3.1 (barcode: 004980267)
 拓片 1 葉;69 x 102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石。參考編號:60.3.2 (barcode: 004980268)
 拓片 1 葉;69 x 214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石。參考編號:60.3.3 (barcode: 004980269)
 拓片 1 葉;69 x 236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石。參考編號:60.3.4 (barcode: 004980270)
 拓片 1 葉;69 x 236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石。參考編號:60.3.5 (barcode: 004980271)
 拓片 1 葉;86 x 6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石。參考編號:60.3.7 (barcode: 004980273)

-拓片 4 葉;33-43 x 33-4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殘石。參考編號:60.4.1 (barcode: 004980274)
 拓片 5 葉;43-49 x 33-43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殘石。參考編號:60.4.2 (barcode: 004980275)
 拓片 5 葉;21-43 x 31-4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殘石。參考編號:60.4.3 (barcode: 004980276)

-拓片 7 葉;30-64 x 111-13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磚
 參考編號:60.5.1-60.5.7 (barcode: 004980277, 004980278, 004980279, 004980280, 004980281, 004980282, 004980283)

-拓片 4 葉;65-77 x 292-30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唐大曆六年。顏真卿楷書元結的《大唐中興頌碑》。簡稱《中興頌》
 參考編號:60.6.1-60.6.4 (barcode: 004980284, 004980285, 004980286, 004980287)

-漢墓石刻。手稿 1 張 ;31 x 10 公分。香港藝術節舉辦漢畫石刻拓本展覽會(The Hong Kong Festival of the Arts of 1955. Exhibition of Rubbings of Han Bas-Reliefs)。
 釋文:諸法因緣生 緣滅法還滅 吾師大沙門 作如是說
 附:展品說明 1 張(14 x 20 公分)
 參考編號:60.7 (barcode: 004980288)

-拓片 3 葉;各約 68 x 135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南宋慶元四年。《元祐黨人碑,又名,元祐黨籍碑》。宋摩崖石刻
 參考編號:61.1.1-61.1.3 (barcode: 004980289, 004980290, 004980291)

-拓片 1 葉;92 x 92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石。參考編號:61.2.1 (barcode: 004980292)
 拓片 1 葉;69 x 9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石。參考編號:61.2.2 (barcode: 004980293)
 拓片 1 葉;69 x 78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石。參考編號:61.2.3 (barcode: 004980294)
 拓片 1 葉;69 x 75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石。參考編號:61.2.4 (barcode: 004980295)
 拓片 1 葉;85 x 6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石。參考編號:61.2.5 (barcode: 004980296)
 拓片 1 葉;120 x 6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石。參考編號:61.2.6 (barcode: 004980297)
 拓片 1 葉;69 x 12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石。參考編號:61.2.7 (barcode: 004980298)
 拓片 1 葉;69 x 236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石。參考編號:61.2.8 (barcode: 004980299)
 拓片 1 葉;69 x 238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石。參考編號:61.2.9 (barcode: 004980300)
 拓片 1 葉;69 x 236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石。參考編號:61.2.10 (barcode: 004980301)
 拓片 1 葉;69 x 22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東漢。畫像石。參考編號:61.2.11 (barcode: 004980302)

-拓片 1 葉;35 x 7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臨古乙:袌沖齋石刻》,包括董其昌書王羲之的:
 1) 《奉橘帖》
 2) 《何如帖》
 3) 《吾自不解帖》
 4) 《游目帖》.[一]
 參考編號:62.1.1 (barcode: 004980303)

-拓片 1 葉;35 x 8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臨古二:[袌沖齋石刻]》,包括董其昌書王羲之的:
 1) 《游目帖》.[二]
 2) 刻印:抱沖齋鑑賞印
 3) 《遠宦帖》・[一]
 參考編號:62.1.2 (barcode: 004980304)

-拓片 1 葉;34 x 82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臨古三:[袌沖齋石刻]》,包括:
 1) 董其昌書王羲之的《遠宦帖》・[二]
 2) 刻印:長白吉父斌良書畫圖記、永存珍秘
 3) [董其昌草書碑帖・一]
 參考編號:62.1.3 (barcode: 004980305)

-拓片 1 葉;35 x 8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臨古四:[袌沖齋石刻]》,包括:
 1) [董其昌草書碑帖・二]
 2) 董其昌書顏真卿的:《鹿脯帖》、《自書告身帖》・[一]
 參考編號:62.1.4 (barcode: 004980306)

-拓片 1 葉;35 x 7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臨古五:[袌沖齋石刻]》,包括董其昌書:
 1) 顏真卿的:《自書告身帖》・[二]
 2) 刻印:斌笠耕鑑賞章
 3) 蘇軾的:《黃州寒食詩帖》・[一]
 參考編號:62.1.5 (barcode: 004980307)

-拓片 1 葉;34 x 8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臨古六:[袌沖齋石刻]》,包括董其昌書:
 1) 蘇軾的《黃州寒食詩帖》・[二]
 2) 刻印:壽金盦、蘇彎尼瓜爾佳氏長白苙耕斌良鑑賞書畫印
 3) 黃庭堅的《九陌黃塵》・[一]
 參考編號:62.1.6 (barcode: 004980308)

-拓片 1 葉;35 x 6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臨古七:[袌沖齋石刻]》,包括董其昌書:
 1) 黃庭堅書法碑帖:《九陌黃塵》・[二]
 2) 題識一:今日臨各體書皆有〇〇昔米元章無不摹擬若以質予此卷〇不愧也。董其昌時年八十又一。刻印:董其昌印
 3) 題識二:臨古人書要在神會意得耳此數帖余臨仿一生十得之三四然脫去拘束之習庶不落祝京兆豐考功後矣 其昌。刻印:董其昌、太史氏
 參考編號:62.1.7 (barcode: 004980309)

-拓片 1 葉;35 x 8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逍搖谷記一:袌沖齋石刻》。董其昌草書《東山記(節錄)》。刻印:壽金盦、笠耕斌吉甫章、玄賞齋。
 逍遙谷記
 參考編號:62.2.1 (barcode: 004980310)

-拓片 1 葉;35 x 8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逍搖谷記二:[袌沖齋石刻]》。董其昌草書《東山記(節錄)》。
 逍遙谷記
 參考編號:62.2.2 (barcode: 004980311)

-拓片 1 葉;35 x 8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逍搖谷記四:[袌沖齋石刻]》。董其昌草書《東山記(節錄)》。題識:其昌書。刻印:董其昌印
 逍遙谷記
 參考編號:62.2.3 (barcode: 004980312)

-拓片 1 葉;34 x 78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李太白詩一》。董其昌草書李白的《攜妓登梁王棲霞山孟氏桃園中》.[一]
 參考編號:62.4.1 (barcode: 004980319)

-拓片 1 葉;35 x 7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李太白詩二]。董其昌草書李白的《攜妓登梁王棲霞山孟氏桃園中》.[二]
 參考編號:62.4.2 (barcode: 004980320)

-拓片 1 葉;35 x 8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李太白詩三》,包括董其昌草書李白的:
 1) 《攜妓登梁王棲霞山孟氏桃園中》.[三]
 2) 《早春寄王漢陽》.[一]
 參考編號:62.4.3 (barcode: 004980321)

-拓片 1 葉;34 x 8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李太白詩四》。董其昌草書李白的《早春寄王漢陽》.[二]
 參考編號:62.4.4 (barcode: 004980322)

-拓片 1 葉;35 x 7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升天行乙:袌沖齋石刻》。刻印:長白吉父斌良書畫圖記、斌笠耕鑑賞章。董其昌草書鮑照的《代升天行》・[一]
 參考編號:62.5.1 (barcode: 004980323)

-拓片 1 葉;35 x 8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升天行二:[袌沖齋石刻]》。 董其昌草書鮑照的《代升天行》・[二]
 參考編號:62.5.2 (barcode: 004980324)

-拓片 1 葉;35 x 85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升天行三:[袌沖齋石刻]》。董其昌草書鮑照的《代升天行》・[三]。題識:董其昌 刻印:董玄宰
 參考編號:62.5.3 (barcode: 004980325)

-拓片 1 葉;36 x 8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遊破山寺追和常少府韻》。(清)潘奕雋。跋:
 〇杖東山路尋幽祇樹林雲蟠樵逕滑花雨石幢深覔句通禪悅焚香起道心使君同少府千載有知音 嘉慶戊寅春二月廿一日笠耕觀察招遊破山寺題榕皋農部詩後 楳華溪錢泳呈本
 參考編號:62.6 (barcode: 004980326)

-《魏品一墓誌銘》。拓本 1 冊;27 x 15 公分。墨拓經折裝(清拓)。原石刻於北魏正光二年。王僧南墓誌,又名《女尚書王僧男墓誌》。題簽:魏品一墓誌銘 壬戌三月丁〇闔題
 參考編號:63 (barcode: 004980328)

-《無怨堂碑》。拓本 1 冊(不全);32 x 20 公分。墨拓經折裝(近拓)。原石刻於清光緒末年。釋文:
 無怨堂碑
 人於清節堂寛假日月為擇配耦於是吾郡馬君海曙方攝吳非政體請別籌盧舍以處群女公曰善馬君乃合長洲元和兩縣作而言曰清節堂孀嫠所居失身者厠其中悖名實淆涇渭遭罔匪類見逼骨月驅之入陷阱者則又為原厥本志量加區淆涇渭非政體請別籌盧舍以處群女公曰善馬君乃合長洲類見逼骨月驅之入陷阱者則又為原厥本志量加區別寓其別寓其人於清節堂寛假日月為擇配耦於是吾郡馬君海曙嫠所居失身者厠其中悖名實方攝吳縣作而言曰清節堂孀年待字者皆一憑父母媒妁以懔非禮而通好合而男女以正婚姻以時於以逺紹前徽仰賛盛治摽梅落實之無傷而家室其衣食勵之名節以作其羞惡居不嗟終窶行無畏狂狡使問之和平漙焉尚何至以鼠牙雀角之訟煩我有司則是堂雖處
 參考編號:64 (barcode: 004980329)

-《儀徵阮氏重撫天一閣北宋石鼓文》。拓本 1 冊;35 x 21 公分。墨拓線裝本。鈐印:香旭印(朱文)
 參考編號:132 (barcode: 004601255)

-拓本 1 冊;32 x 19 公分。墨拓紙本。爨龍顏墓誌銘。題簽:爨龍顏碑。碑文剪貼在線裝本的《詩經小雅》內,共 63 頁。又名《宋故龍驤將軍護鎮蠻校尉甯州刺史邛都縣候爨使君之碑》
 參考編號:133 (barcode: 004601256)

Dates

  • undated

Language of Materials

In Chinese

Conditions Governing Access

Note 1: Contains personal data or sensitive information; access restricted

Conditions Governing Use

Note 2: Copyright restrictions may apply

Extent

3 linear feet

Creator

Repository Details

Part of the CUHK Library Archival Collections Repository

Contact:
Special Collections Reading Room
3/F, University Librar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