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片 2, undated
主要依參考編號(41-50)排列如下:
-拓片 2 葉;各約 32 x 18 公分。墨拓紙本(近代散拓)。原石刻於南唐。《南京棲霞寺千佛巖二徐題名石刻》
釋文:徐鉉、徐鍇。鈐印:季明。
題識:二十二年十月遊棲霞寺〇。
附:信封 1 個。信封面:南京棲霞山千佛巖南唐二徐題石
參考編號:41.1, 41.2 (信封) (barcode: 004980074, 004980075)
-拓片 24 葉;各約 17 x 17 公分。墨拓紙本(清拓)。原石刻於東漢。高頤闕石刻散拓圖。
附:信封 1 個。致馬鑑。郵戳日期:9 AP 50。信封面:
高君闕題字 此係舊題字頗難看 只漢故益州太守 陰平都尉武陽令 北府丞舉孝廉 高君字貫光等二十四字
參考編號:42 (barcode: 004980076)
-拓片 1 葉;94 x 46 公分。墨拓紙本(清拓)。原石刻於隋開皇二十年。《龍山公墓誌》。有複本 1 張(94 x 46 公分)
附:信封 1 個。致姚天民。信封面:望隊 隋龍山公墓誌二 四川奉節
參考編號:43.1.1, 43.1.2, 43.2 (信封) (barcode: 004980077, 004980078, 004980079)
-拓片 1 葉;101 x 52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隋大業五年。《劉猛進碑,又名,前陳散騎侍郎劉府君墓銘》。鈐印:玉僊欣賞(朱文)、又文藏品(朱文)
參考編號:44.1.1 (barcode: 004980080)
-拓片 1 葉;102 x 52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隋大業五年。《劉猛進碑,又名,前陳散騎侍郎劉府君墓銘・碑陰》。題識:季明先生請賞。簡又文敬贈。鈐印:簡又文(白文)、簡氏斑園藏真(朱文)。附:
1) 簡又文致季明信函。中華民國廿七年八月一日。手稿 1 張;30 x 20 公分。關於粵最古石刻陳劉猛進墓碑。下款印章:簡又文(朱文)
2) 信封 1 個。致馬季明。有郵票。郵戳日期:廿七・八月三日。背書:劉猛進碑 隋大業五年 清光緒三十二年在廣東南海縣西北王聖堂出土 石藏新會簡氏
參考編號:44.1.2, 44.2 (barcode: 004980081, 004980082)
-《郭有道碑》。(東漢)蔡邕。拓本 1 冊;35 x 22 公分。墨拓線裝(近拓)。原石重刻於清代。郭有道墓誌銘。又名《郭泰碑》。題簽:《漢郭有道碑》、皇華館、朱文鈐印
參考編號:45 (barcode: 004980083)
-拓片 1 葉;57 x 56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明弘治十二年。《呂志伊墓誌銘》。(明)孫承榮撰文;(明)趙拱極篆蓋;(明)王守義刻。釋文:
明故[承]事郎山東濟南府泰安州新泰縣知縣宇衡呂公墓誌銘
賜進士出身中大夫四川等處承宣布政使右參政前刑部四川清吏司郎中姑蘓孫承榮撰
賜同進士出身吏科右給事中東安吳文燦書
賜同進士出身承德郎兵部職方清吏司署員外郎主事陽丘趙拱拯蒙
呂公諱志伊字天民先直隸泰州人五世祖清代舅氏役占籍錦衣衛始居京師清生序班洪洪生太守傑傑生僉憲懷建懷建生文學萌萌生公公甫六歲而文學公卒時僉憲公謝政居泰公為訃馳告之情辭悲切居喪不時嗚嗚哭至聲動鄰舍兒眀年僉憲公聞之恐哭而病也乃馳歸歸不踰歲亦卒而公哀哭亦如父三年不飲酒不茹暈未嘗見齒李西野先生聞而奇之公雖幼奉大母唐孺人及母夏孺人至孝所居在京師之西長安里里中權貴人欲奪其舍憚比隣都諫公乃已而陰恨公思有以〇之公亦不為意惟斤斤〇行好學六經子史而下天文律曆無書不讀讀輙過丙夜不休母輙趨之休后乃〇燈帳中或有所〇則藏書袖內不令母知也以故博學能文文名譟都下都下丐文者捆載入贅常魚鱗門外家雖壁立而賣文是資內供甘毳外急窮交皆恃此不乏丙子脫穎諸生中而褒然舉於鄉時毋夏孺今亦捐舘三載矣公每念文學公及孺人之不待也輙澘然淚盈袖因思孺人易簣時述父命卜葬語于是始偕堪輿氏〇〇淂地北海甸泉壤葱鬱乃鳩工〇之至癸未成適唐孺人卒遷僉憲公及文學公夏孺人俱合葬于甸居喪之禮悉如其制一時禮汯之士無不左〇呂公者公前后凡八上春官初上中二百四名時為奪舍權貴人罷落弟同儕聞之有鬚髯皆豎者公言嘆自若也竟布衣二十餘載未嘗騎馬衝泥懷一剌通顯貴人顯貴人咸以真孝廉稱之適客有母喪不舉者公慨然議厚為之賻乃槖中殊不是有以百金乞公介紹者或曰此是以賻而市子之義公掀髯曰吾聞觧驂不聞乞隣也竟謝客而盡鬻閨人之簮珥佐之於是具考廉之名益大譟乃授新泰令故事新令輿衛及脩屋等一切出諸父老公一切罷之自覔單車就道新泰俗無行有婦趙氏以節著公亟表揚之而躬造其閭自是匹夫匹婦稍稍知節誼眎諸博士弟子猶子弟也歲時課經術論說文義饘粥膏油之費不乏而粗鄙無行者懲焉士林亦稍稍知自好歲大凶度〇傷相枕公惄然自為藥餌絮衣以給之賴是而活者甚眾曝陽庒數百里無人烟迹又為給牛種畚鍾之具以招流徙而流徙翕然歸之鷄犬相聞黎然一村落也時有中〇礦稅之役邑內騒然窮民復有鬻妻子掉臂走者公又以理勢諭中涓中涓感其言騒擾眎它邑稍從減而走者復稍稍還於是百姓歌謠於途監司撫按聞而持奬之公於百姓無所不極意故憐父老趙守分等則加恤有差至於市井豪椎埋作奸為父老子弟患者〇鞭垂之如驅孤豚是以新泰之父老子弟咸倚君以為命咸嘖嘖稱公治行第一無何而公卒父老子弟為之立祠境內境內人無不流涕環喪車而行者數百里哭聲不絶甚至號於墓下而不忍厷嗚呼古稱長文學者未必長吏治乃公宏博藻麗所著詹詹草是以膾灸士大夫之口詎不斐然文哉而至〇令又能移風易俗民不忍亡古有循良公其近之矣公生嘉靖戊申八月二十二日午時卒萬曆辛〇〇月十二日巳時元配潘氏生嘉靖己酉三月二十二日酉時卒隆慶巳巳三月二十四日卯時〇配劉氏俱無出有子一女二俱側室陶氏出子象賢治舉子業娶慈瓉長女女長殤次適上林歿監〇〇〇榮文光男叢聯芳孫男二長兆騋次兆騄俱幼象賢卜辛丑年九月二十七日戍時葬北海甸時〇〇〇君應元狀乞銘于余余與公稱堯好誼不可辭乃為之誌而銘銘曰
海甸〇〇厥土〇窿誰其兆之倬彼呂公屭績維奇屭才維雄而骨雖朽而名無窮〇室翳〇〇〇〇風傳識〇〇〇〇〇〇 歷陽王守義鐫
參考編號:46.1.1 (barcode: 004980084)
-拓片 1 葉;57 x 57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明弘治十二年。《呂志伊墓誌銘蓋》。(明)孫承榮撰文;(明)趙拱極篆蓋;(明)王守義刻。釋文:
明故承事郎山東濟南府泰安州新泰縣知縣宇衡呂公墓誌銘
參考編號:46.1.2 (barcode: 004980085)
-拓片 1 葉;61 x 6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明萬曆二十九年。《呂懷墓誌銘》。釋文:
明故奉政大夫山東按察司僉事軋齋呂公墓志銘
賜進士出身翰林院 國史編脩承事郎古越孫鋌撰
賜進士出身承〇郎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昌平崔學履書
賜進士弟迪功郎行人司行人渤濵王汝言篆
是志也志山東僉憲呂公墓也公諱懷健字思順軋齋其號上世泰州人曾祖請來京師占籍錦衣遂為京師呂氏祖洪鴻臚寺序班父素菴翁傑弘治庚戍進士仕至撫州知府稱廉吏母封恭人馬氏生二子長懷秀次公公生八歲而素菴翁卒輿襯撫州還京師窘甚恭人以節自擔泣謂公曰而父苦志守宦期大就不幸舍去所望讀父書續遺業俾呂氏不遞中絕有汝在耳公亦感泣日親所席食不充晨夕而志益勵出依於少保張敬亭公即家塾學焉少保見公所為文輙奇之補京庠弟子有聲嘉靖戊子領鄉薦壬辰弟進士癸己授金華推官金華〇中僻郡公廉而能斷按〇使者知其贒嘗檄理它郡所至信服於是疏薦者三蓋三易使者而贒公一詞也戊戍晉大理寺評事已晉寺副有盜盜重器及妖言惑眾者連坐數十輩獄戒公謂止宜坐首者餘奚罪焉駁議徃復力持之竟如公議至忤眾不恤矣壬寅晉訶南僉憲改山東山東巨盜起聲聞數郡公設灋散脇從盜平公有力焉公不願有赫赫名不以聞峕望愈益隆著忽報公罷去莫詰其故盖前所忤者啣之也公去山東還京師奉母恭人重志養家政無巨細不專主曰惟母命事兄懷秀惟謹課三子為舉子業並游京庠食公家〇咸謂公有子矣故樊副郎文者妹壻也遺孤衛公育於家學戒而婚與兒曹等人尤義之京師人士會集公又世家交游酬應不絕而宦篋蕭然所〇垣堵外無怕產廼詣泰州圖所為給蒭米者乙卯還京師二月十二日卒先是長少二子相繼卒公詣泰州峕兄暨中子居京師兄卒無後公聞之慟甚且貽書中子為治葵曰無以儉廢禮中子又卒公廼還京師葵中子無何卒卒之日至不能具棺歛京師人士聞之有涕下者夫廉美節也父子踵美可不謂贒哉素菴翁卒於官命也然且有廉名公中道搆阻不竟其蘊晚年所遭愈毒愈悲苦抑鬱終其身嗟嗟天之報施善人如此何以示來後也距生弘治己未七月十一日享年五十有七配唐氏處士清之女長子薦娶儲僉憲詢女中子萌娶夏眀府麟女少子萃女一俱夭孫易一志伊女一俱萌出假令三子而在呂氏當大振廼今微矣所幸志伊在也意者善人獲報不於其身於其後不於其子於其孫可遞謂無天道哉墓在城西畏吾村之原葵卜五月四日志伊以其〇鄉進士徐子所為狀請銘銘曰
大都呂氏系自維揚贒科接武家世浸昌曰惟清節於人父有光胡靳爾位又殱諸郎謂善獲福施報何常燕郊故墟〇〇大荒天乎未定人也孔獄百禩而後爾名則芳
張〇鐫
參考編號:46.2.1 (barcode: 004980086)
-拓片 1 葉;61 x 62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明萬曆二十九年。《呂懷墓誌銘蓋》。釋文:
明故奉政大夫山東按察司僉事軋齋呂公墓志銘
參考編號:46.2.2 (barcode: 004980087)
-拓片 1 葉;70 x 7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明萬曆二十七年。《米玉墓誌銘》。黃輝撰文;馮有經書;區大相篆額。有複本 1 張(74 x 75 公分)
參考編號:46.3.1.1, 46.3.2.1 (barcode: 004980088, 004980090)
-拓片 1 葉;69 x 7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明萬曆二十七年。《米玉墓誌銘蓋》。黃輝撰文;馮有經書;區大相篆額。有複本 1 張(75 x 76 公分)
參考編號:46.3.1.2, 46.3.2.2 (barcode: 004980089, 004980091)
-拓片 1 葉;47 x 4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明天順八年。《魏安墓誌銘》。金寅翁撰,正書。釋文:
明威將軍寧波衛指揮僉事魏公擴誌
公諱安字允恭世家山東東昌府高唐州之張家〇祖諱興留守左衛通濟門千戶所百戶父諱廣襄百戶〇寧波衛左千戶所致仕以公貴封明威將軍指揮僉事母金氏贈恭人公生於永樂戊子四月十五日卒于天順癸未七月十日春秋五十有六公承先官正統十四年以平閩寇功陞武畧將軍寧波衛左千戶所副千戶明年改元景秦復滅盜之餘蘖累功越陞今職階明威將軍公夙〇奇氣志欲追蹤古人習武學文名動上下由是克致茂績膺茲顯任緋袍金帶環衛一方階凡四轉歷官三十餘年恭謹清約不以位之崇〇有間娶郡氏贈恭人大足縣知縣諱華祖之女〇李氏王氏子男三長佺早世次偕次稱寧波府儒學禀膳生女二長適同衛指揮僉事〇公之家子俊次在室孫男二長政襲指揮僉事祿以俟長次孜女二公卒之明年甲申十月十有七日葬鄞城西楊樹塘先塋之〇予與公郡密迩知之深謹為書其大畧納諸幽用垂不朽云
制封徵仕郎中書舍人鄞金寅翁誌
參考編號:46.4.1 (barcode: 004980092)
-拓片 1 葉;48 x 4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明天順八年。《魏安墓誌銘蓋》。金寅翁撰,正書。釋文:
明明威將軍寧波衞指揮僉事魏公之墓
參考編號:46.4.2 (barcode: 004980093)
-拓片 1 葉;各約 62 x 62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宣統三年。有複本 1 張。《馬海曙墓誌銘》。釋文:
清三品銜知府用侯補直隸州知州寶山縣知縣馬府君墓志銘俯君諱海曙字漁珊先世因宋南渡自東京開封府遷兩浙路之眀州始為鄞縣人明宣德初自府城遷盛店橋逮府君身巳十五世曾祖考諱文顯貤贈通奉大夫曾祖妣吳氏貤贈夫人祖考諱克寛贈通奉大夫祖妣應氏吳氏贈夫人考諱世甯贈通奉大夫妣董氏封夫人府君性仁孝家貧屢空奉養不匱長好習技擊道光二十二年年十七習賈善觀萬貨之情咸豐元年丁父憂服闋出遊揚州時江淮兵事方殷由監生輸餉授縣丞檄募團丁防守揚州從張忠武公國梁轉戰有功擢知縣賞戴藍翎加五品頂戴尋賞花翎加知府銜以直隸州知州用同治六年分發江蘇八年丁母憂光緒元年需次鎮江代理丹徒縣事者三署理者一九年署理元和縣事兼理長洲縣事十一年隨江蘇巡撫衛公榮光赴臺灣還三署吳縣事十五年授金壇縣知縣眀年調署吳縣事以知府用十七年調補寶山縣知縣加三品銜兩江摠督劉忠誠公坤一以循吏薦曰和平篤實為政不事威嚴臨民如對子弟其於地方應修水利夙夜孜孜不遺餘力奉 旨嘉奬二十一年六月五日卒於官春秋七十配謝氏封淑人後府君八年卒次吳氏以子裕藩貴贈淑人先府君二十年卒次李氏以子裕藻貴封宜人子九人長裕藩知府銜廣東侯補直隸州知州吳出後府君八年卒次裕藻光祿寺署正銜國子監典籍次衡鑑權準廉裕范裕〇皆李出裕范裕〇早卒孫九人孫女九人宣統三年十月六日葬於界牌橋之原銘曰
於〇皇考仁孝是葆气敚千夫智〇萬寶迺輸糗糧迺荷甲兵江淮保障公侯千城海外星輶吳中吏治誠格都俞恩流撫字龔黃之業史鄭之歌悠悠百世貞石無〇
參考編號:46.5.1.1, 46.5.2.1 (barcode: 004980094, 004980096)
-拓片 1 葉;各約 62 x 56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宣統三年。有複本 1 張。《馬海曙墓誌銘蓋》。釋文:
清三品銜補用府侯補直隸州知州寶山縣知縣馬府君墓志銘
參考編號:46.5.1.2, 46.5.2.2 (barcode: 004980095, 004980097)
-拓片 1 葉;56 x 55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光緒廿二年。《陳秉耐先生墓誌銘》。楊敏曾撰文;錢罕正書及篆蓋。釋文:
陳秉耐先生墓誌銘 慈谿楊敏曾文錢罕書并篆蓋
君諱安煦字昺〇亦日秉耐陳氏先世當宋寧宗朝有諱昌者自嘉興來仕四眀遂家焉故世為鄞人曾祖志〇配胡氏兼祧曾祖志道配孫氏祖恭紳配丁氏本生祖恭維配丁氏考順桂鄉飲介賔覃恩上夀前清庚戌以孝子旌表配毁氏旌孝公生子二君其長也君生而夙慧嗜讀書以家貧弗克竟學人慈谿某藥肆習業勞苦之事皆躬親之歷久勿懈以是人器重之年甫冠即擢任經理君既主肆事暇即留意於歧黃之學時家叔父穎人先生搜集方書晨夕研究君時時過從討論不倦業既成人有患病求治者為方立下藥必再三審慎而出之藥品必和平中正無偏峻者益君天性謹厚業雖專精常存欿然不自信之心絶不敢以自欺者欺人也生平混迹市肆而擇交不苟與同邑胡仰之梅友竹及家叔父穀人先生情好尤密無一日不相見見即流連不忍別性嗜飲人招飲輒赴醉後諧譚間作使人傾聽忘倦竟以酒疾卒於清丙申歲年五十六配童氏早卒無出繼室楊氏性賢淑先君卒君方壯盛遂勿再娶子二長祥慶次祥翰邑庠生北京大學豫科畢業清己酉歲奏奬舉人學部實業司司務現供職鹽務署女三人長適邑庠生蔡和鏗次適鍾世瑾三適蔡協曜孫五人鼎壽冕夀祥慶出彝壽爵夀鬯夀祥翰出民國七年合葬於沙葉河頭俞家池之原坐寅向申兼艮坤祥翰當從余游狀事實以誌銘之文見屬君家於鄞生平足邇未嘗離慈余早歲識君家叔父招君飲間亦与陪末座故知君特詳忽四十年家叔父早逝而君繼之老成都盡而余〇積然老矣悵前塵之若夢幸繼起之有人執筆書此蓋不勝黃壚之感已銘曰
以術濟世身胡不夀有蕰不施克昌厥後生客谿上〇正首邱谿水如故魂或來游
山陰吳隠鎸
參考編號:46.6.1 (barcode: 004980098)
-拓片 1 葉;56 x 56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光緒廿二年。《陳秉耐先生墓誌銘蓋》。楊敏曾撰文;錢罕正書及篆蓋。釋文:清贈修職郎陳先生墓識
參考編號:46.6.2 (barcode: 004980099)
-拓片 1 葉;85 x 86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民國二十一年。《吕相周及妻全氏合葬志》。傅增湘撰;邵章正書,柯劭忞篆蓋;李月庭刻。釋文:
涿鹿呂君望卿暨夫人全氏墓誌銘
江安傅增湘撰文
杭縣邰 章書丹
膠縣柯邵忞篆蓋
前代取士之典詩賦制義策論百出其途然其要歸以文字為進退而己於士之行誼無聞焉惟薦舉孝廉方正之制出於鄉舉里選深合漢世賢良之法有清一代自雍乾以來凡御極之始詔府州縣衛延訪真儒試之於殿廷授之以牧令其隆異與制科等及夫晚近索於情賄衰庸冒進其選始不為世重蓋官吏奉行之先久矣以余所見近世之言坊行表卓然名副其實如涿鹿呂君望卿者殆其人與君諱相周河北涿鹿縣人曾柤泰祖青雲父韺咸以儒術世其業及君而家中落然不以貧輟讀叔父升香以博學有文名於時君執贄從游一時有籍咸之譽既列名黌舍乃授徒自給安貧樂道數十年如一日光宣之際諸子連掇科第駸駸通顯矣而君猶不自暇逸蓋樂育人才其素志也然君雖局守庠塾而審時度事特具通識持論侃侃不為世俗所撓如義和拳之役宣化接境近畿狂燄風靡君獨斥為左道眾論以實族人議分祭田君抗爭不淂乃以所析受者仍公儲之祠產淂以永存宣統初元舉恩貢生會詔下郡邑令保舉孝廉方正邑人咸議謂非君不副此盛典遂舉以應詔時余方任直隸提學使為會牘上之京師而君僅拜冠服之賜不赴考驗蓋默察朝政不綱窮極將變超然有避〇冥潛之志矣宣化僻處邊陲風習樸陋士之工舉業者已為高選君既無志於斯世熟觀時會非實學不足致用乃決策令諸子盡棄帖括負笈遠游儲異日國家之用識者欽其遠見為今諸子既已成立其出者揚踔政途迴翔學府名業照耀一時其處者〇各執業效能以淑化於鄉〇咸嘖嘖稱羨不置烏虖當君處荒寥斗室之中聚六七兒童斷齏畫粥歌誦自得時世人寧知其後騰達如此然余聞諸子之成業也固由君督厲所致而其所以委曲而栽培者則夫人之助實宏夫人姓全氏邑眀經實九之女全氏固鉅族家世豐華然自歸於君則屏易服飾儉素自安君不善治生連遘親〇逋負山積硯田之入不足以償夫人恒傾奩以助緩急其後諸子四出就學或遠適海外資費益緐耗產尤甚時君漸篤考又以墜馬傷足不良於行夫人內則調護周備外則規畫從容俾諸子得自奮以底成功是詒謀之善君發其端而成君之志者緊夫人之力也君季子咸嘗為余言吾父往歲公車入都關山數百里父子徒步往還榮蹇山谷中顛墜傷臂今日板輿迎養行坐安便吾父猶指當時墜驢之地相與感歎謂毋忘貧賤艱難事也咸又言吾母晚歲奩中典質垂罄惟餘二鍚罌令持入市易米吾抱罌而泣傷碩果之不存也吾母諭之曰兒他日學成名立寧不辦此耶常人於安樂之時往往惡聞危苦之言觀咸之所述則諸子之承親志而奮起者抑有由矣君有子七人長子震宣統己酉科拔項貢生本邑教育局長次恒業毉次復光緒癸卯科舉人日本眀治大學畢業眾議院議員教育部次長燕京大學教授次益業商次頤天津工藝學校畢業本邑小學事務員次咸奏奬舉人七品小京官北京大學法科畢業厯任工商部參事河北省政府委員工商廰長財政廳長次豐早卒夫人以庚午十二月歿於家春秋八十咸踵門來請銘余諾之而未及為也今歲辛未十一月君又以宿疾卒於海甸年七十有七將以民國二十一年二月二十一日與夫人合葬於本邑釜山之原余與君家往還最久長子震為余督學時所拔識復與余先後〇教育部事季子咸頻年過從尤〇其先妻郭正芳又余江南所錄女弟子也然則知君家者宜莫余詳咸又來申前請不敢以不文辭乃為銘曰涿鹿蟠亘媯州東上谷古郡開鴻濛公孫棲隠留高蹤誰歟嗣者唯呂公被服儒素道在躬經師人〇世所宗眀揚詔下車服庸高山仰止齊清風諸郎矯矯翔麔龍門祚丕顯祿〇隆眀德之逺餘慶鍾所遇雖〇報則豐艱虞歷盡天无功勖哉名業持初終橋山涿水長欎葱千秋遺魄藏神宮我修史職銘新封後之過者生敬恭
李月亭鎸
參考編號:46.7.1 (barcode: 004980100)
-拓片 1 葉;76 x 8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民國二十一年。《吕相周及妻全氏合葬志:[銘蓋]》。傅增湘撰;邵章正書,柯劭忞篆蓋;李月庭刻。釋文:涿鹿呂君望卿暨夫人全氏墓誌銘
參考編號:46.7.2 (barcode: 004980101)
-拓片 1 葉;77 x 77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民國十九年。《蹇念益墓誌銘,又名,遵義蹇季常墓誌銘》。陳敬第撰文;陳陶遺正書;馬衡篆蓋;李月亭刻
參考編號:46.8.1 (barcode: 004980102)
-拓片 1 葉;75 x 76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民國十九年。《蹇念益墓誌銘蓋》。陳敬第撰文;陳陶遺正書;馬衡篆蓋;李月亭刻。釋文:遵義蹇季常墓誌銘
參考編號:46.8.2 (barcode: 004980103)
-拓片 1 葉;24 x 94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明代。皇明館靜菴洞匾額石刻。
題識:季明先生惠存 兼士
匾額釋文:乾坤居士 皇明舘陶靜菴洞 萬曆戊子萬春吉日〇立。
附:信封 1 個(掛號)。致 Prof. Kiam Ma。有郵票。郵戳日期:3.9.25。信封面:
呂懷健墓誌銘 明 北平燕大
呂志伊墓誌銘 明 北平燕大
米崑泉墓誌銘 明 北平燕大銘
朱壽〇墓誌銘 明 北平燕大
魏安墓誌 明 寧波
靜菴洞題字 明 北平〇山
先君墓誌銘 清 寧波
陳秉耐墓誌銘 清 寧波
呂望卿墓誌銘 民 涿府
蹇季常墓誌銘 民
參考編號:46.10, 46.11 (信封) (barcode: 004980105, 004980106)
-拓片 2 葉;68 x 27-42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初。河圖石刻
參考編號:46.9 (barcode: 004980104)
-拓片 1 葉;34 x 8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臨懷素一]:袌沖齋石刻。刻印:玄賞齋、石齋〇館、〇〇珍會、斌笠耕家珍藏。董其昌草書《懷素自敍・[一]》
參考編號:47.1.1.1 (barcode: 004980107)
拓片 1 葉;35 x 83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臨懷素二:袌沖齋石刻]。董其昌草書《懷素自敍・[二]》
參考編號:47.1.1.2 (barcode: 004980108)
拓片 1 葉;34 x 8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臨懷素三:袌沖齋石刻]。董其昌草書《懷素自敍・[三]》
參考編號:47.1.1.3 (barcode: 004980109)
拓片 1 葉;36 x 8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臨懷素四:[袌沖齋石刻]。董其昌草書《懷素自敍・[四]》。跋:
去〇此書所謂一行數字大如斗詭形怪狀翻合宜志〇具〇 壬申二月八日識 董其昌 刻印:宗伯學士、董其昌印
參考編號:47.1.1.4 (barcode: 004980110)
拓片 1 葉;35 x 8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臨懷素五:[袌沖齋石刻]。董其昌草書《懷素自敍・[五]》
參考編號:47.1.1.5 (barcode: 004980111)
拓片 1 葉;35 x 8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臨懷素六:[袌沖齋石刻]。董其昌草書《懷素自敍・[六]》
參考編號:47.1.1.6 (barcode: 004980112)
拓片 1 葉;36 x 8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臨懷素七:[袌沖齋石刻]。董其昌草書《懷素自敍・[七]》。題識:董其昌書
參考編號:47.1.1.7 (barcode: 004980113)
拓片 1 葉;35 x 8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臨懷素八:袌沖齋石刻?]。釋文:
尤冠筆許筌上仰而賞之乃若掌舍設〇〇吾劃以大良盛〇奉常〇〇复〇馨〇〇靄〇翬〇〇〇宗
參考編號:47.1.1.8 (barcode: 004980114)
-拓片 1 葉;35 x 82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醉翁亭一》。董其昌書歐陽修之《醉翁亭記・[一]》
參考編號:47.1.2.1 (barcode: 004980115)
拓片 1 葉;35 x 7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醉翁亭二》。董其昌書歐陽修之《醉翁亭記・[二]》
參考編號:47.1.2.2 (barcode: 004980116)
拓片 1 葉;35 x 8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醉翁亭三》。董其昌書歐陽修之《醉翁亭記・[三]》
參考編號:47.1.2.3 (barcode: 004980117)
拓片 1 葉;35 x 7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醉翁亭四》,包括董其昌書:
1) 歐陽修之《醉翁亭記・[四]》
2) 《亦工書・[一]》
參考編號:47.1.2.4 (barcode: 004980118)
拓片 1 葉;36 x 7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醉翁亭五》。董其昌書《亦工書・[二]》。題識:董其昌 刻印:宗伯學士、董玄宰
參考編號:47.1.2.5 (barcode: 004980119)
-拓片 1 葉;34 x 8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靈光偈・一:袌沖齋石刻》,包括:
1) 刻印:斌笠耕家珍藏、永存珍藏、蘇彎尼瓜爾佳氏長白苙耕斌良鑑賞書畫印、〇〇雪〇、〇〇王蹟
2) 《靈光偈・一》
參考編號:47.1.3.1 (barcode: 004980120)
拓片 1 葉;35 x 8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靈光偈・二:[袌沖齋石刻]》
參考編號:47.1.3.2 (barcode: 004980121)
拓片 1 葉;35 x 7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靈光偈・三:[袌沖齋石刻]》
參考編號:47.1.3.3 (barcode: 004980122)
拓片 1 葉;36 x 6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靈光偈・四:[袌沖齋石刻]》。題識:董其昌 刻印:董其昌印、〇盦、笠耕珍秘
參考編號:47.1.3.4 (barcode: 004980123)
-拓片 1 葉;35 x 7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琴音古詩一》。趙孟頫書《贈張彦古・[一]》
參考編號:47.1.4.1 (barcode: 004980124)
拓片 1 葉;36 x 8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琴音古詩二]。趙孟頫書《贈張彦古・[二]》
參考編號:47.1.4.2 (barcode: 004980125)
拓片 1 葉;35 x 82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琴音古詩三]。趙孟頫書《贈張彦古・[三]》。跋一:此余亦居作人以為可
參考編號:47.1.4.3 (barcode: 004980126)
拓片 1 葉;35 x 6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琴音古詩四》,包括:
1) 趙孟頫書《贈張彦古・[四]》
2) 跋二:
以〇和書之故書松雪道人識 刻印:趙氏子印、松雪齋、抱沖齋、〇〇鑑〇、〇〇
參考編號:47.1.4.4 (barcode: 004980127)
-拓片 1 葉;36 x 8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董其昌書《梅花詩・一》
參考編號:47.1.5.1 (barcode: 004980128)
拓片 1 葉;35 x 7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董其昌書《梅花詩・二》
參考編號:47.1.5.2 (barcode: 004980129)
拓片 1 葉;35 x 7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董其昌書《梅花詩・三》
參考編號:47.1.5.3 (barcode: 004980130)
拓片 1 葉;35 x 6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董其昌書《梅花詩・四》。跋:
八月之望東三日朱〇韜園中板玉忽開詩以紀之 董其昌書。刻印:董其昌、玄宰、斌良、笠耕珍秘、抱沖齋鑑賞印
參考編號:47.1.5.4 (barcode: 004980131)
-拓片 1 葉;35 x 8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陶李詩一:袌沖齋石刻》,包括:
1) 刻印:斌良、壽金盦、抱沖齋
2) 董其昌書陶淵明的《辛醜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一]》
參考編號:47.1.6.1 (barcode: 004980132)
-拓片 1 葉;34 x 7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陶李詩二:[袌沖齋石刻]》,包括董其昌書:
1) 陶淵明的《辛醜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二]》
2) 李白的《太白楚詞,又名,代寄情楚詞體・[一]》
參考編號:47.1.6.2 (barcode: 004980133)
-拓片 1 葉;36 x 8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陶李詩三:[袌沖齋石刻]》,包括董其昌書:
1) 李白的《太白楚詞,又名,代寄情楚詞體・[二]》
2) 王龍標(王昌齡)的《香積寺禮拜萬回平等二聖僧塔》
3) 題識:戊辰四月書陶靖節李太白王龍標詩 思翁
4) 刻印:知制誥日講官、董其昌印
參考編號:47.1.6.3 (barcode: 004980134)
-拓片 1 葉;34 x 8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趙札一:袌沖齋石刻》。刻印:神品上、壽金盦、斌笠耕鑑賞章。趙孟頫致萬户相公親家行草信函。九月十九日。刻印:趙氏孟頫子印
參考編號:47.1.7.1 (barcode: 004980135)
-拓片 1 葉;35 x 82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趙札二:[袌沖齋石刻]》。趙孟頫致茂才信函。釋文:
日來甚苦煩冗人來問書深至至承示蘭亭乃宋未南渡時士大夫所摹本蓋自定武石刻亡後在人閒者日少故尓時江左好事家人刻一石真贋致難識別五字肥廋明暗政不在此然字體尚復不失遠勝近日坊中通行本
置几案閒亦復何損萬弗以一言而遷廢之平學〇不具 廿三日孟頫 鈐印:趙氏子印 書致顏叔老姪茂才
發至三〇卣家下是偽物〇與鐺世間甚多〇〇是漢已後物不甚有價為在一定之下〇巳上 孟頫白
參考編號:47.1.7.2 (barcode: 004980136)
-拓片 1 葉;35 x 68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趙札三:[袌沖齋石刻]》。趙孟頫書《南谷帖》。刻印:都盦、斌笠耕家珍藏。此為趙孟頫致南谷真人信函
參考編號:47.1.7.3 (barcode: 004980137)
-拓片 1 葉;35 x 82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唐人詩乙》。刻印:抱賞齋、壽金盦、抱沖齋鑑賞印。董其昌草書嚴維的《送房元直赴北京・[一]》
參考編號:47.1.8.1 (barcode: 004980138)
-拓片 1 葉;35 x 8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唐人詩二》,包括董其昌草書:
1) 嚴維的《送房元直赴北京・[二]》
2) 劉禹錫的《送周使君罷渝州歸郢州別墅・[一]》
參考編號:47.1.8.2 (barcode: 004980139)
-拓片 1 葉;36 x 8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唐人詩三》。董其昌草書劉禹錫的《送周使君罷渝州歸郢州別墅・[二]》
參考編號:47.1.8.3 (barcode: 004980140)
-拓片 1 葉;34 x 58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唐人詩四》。董其昌草書劉禹錫的《送周使君罷渝州歸郢州別墅・[三]》。題識:董其昌書。刻印:知制誥日講官、董其昌印
參考編號:47.1.8.4 (barcode: 004980141)
-拓片 1 葉;34 x 82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道經二》。趙孟頫書老子的《道德經》
參考編號:47.1.9.1 (barcode: 004980142)
拓片 1 葉;35 x 8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道經三》。趙孟頫書老子的《道德經》
參考編號:47.1.9.2 (barcode: 004980143)
拓片 1 葉;35 x 78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二十五年。《道經四》。趙孟頫書老子的《道德經》。刻印:趙氏子印
參考編號:47.1.9.3 (barcode: 004980144)
-拓片 1 葉;35 x 6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年間。[壽金盦石刻・一]。釋文:壽金盦石刻
參考編號:47.2.1 (barcode: 004980145)
-拓片 1 葉;35 x 6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年間。《壽金盦石刻》・[二]。斌良書無盡居士的《撫州永安禪院僧堂記》・[一]
參考編號:47.2.2 (barcode: 004980146)
-拓片 1 葉;35 x 7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石刻於清嘉慶年間。原石刻於清嘉慶年間。[壽金盦石刻・三]。斌良書無盡居士的《撫州永安禪院僧堂記》・[二]。題識:己卯八月十二日臨松雪書鬲津舟次斌良
參考編號:47.2.3 (barcode: 004980147)
-拓片 1 葉;35 x 76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年間。《壽金盦石刻》・[四]。趙孟頫書《朱子感興詩・一》
參考編號:47.2.4 (barcode: 004980148)
-拓片 1 葉;35 x 68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年間。[壽金盦石刻・五]。趙孟頫書《朱子感興詩・二》
參考編號:47.2.5 (barcode: 004980149)
-拓片 1 葉;35 x 68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年間。[壽金盦石刻・六]。趙孟頫書《朱子感興詩・三》
參考編號:47.2.6 (barcode: 004980150)
-拓片 1 葉;36 x 7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年間。[壽金盦石刻・七]。趙孟頫書《朱子感興詩・四》
參考編號:47.2.7 (barcode: 004980151)
-拓片 1 葉;36 x 7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年間。[壽金盦石刻・八]。趙孟頫書《朱子感興詩・五》
參考編號:47.2.8 (barcode: 004980152)
-拓片 1 葉;35 x 68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年間。[壽金盦石刻・九]。趙孟頫書《朱子感興詩・六》。題識:己夘九月初四日臨於清源舟次 長白笠畊斌良。刻印:長白斌良、笠畊
參考編號:47.2.9 (barcode: 004980153)
-拓片 1 葉;35 x 76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年間。[壽金盦石刻・十]。趙孟頫書《與進之帖》。刻印:笠畊翰墨
參考編號:47.2.10 (barcode: 004980154)
-拓片 1 葉;35 x 73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年間。[壽金盦石刻・十一]。趙孟頫書《與德俊茂才書》。跋:礼事奉復 松江夏七提領問王官人報上
參考編號:47.2.11 (barcode: 004980155)
-拓片 1 葉;35 x 6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年間。[壽金盦石刻・十二]
釋文一:
此笠畊觀察舟次臨本 也一時傳觀莫不傾倒 余為之雙鉤勒石易異 墨本而歸同好者或不 〇貪責我不 嘉慶庚辰孟春 澣華金師鉅識 刻印:師鉅
釋文二:
趙吳興書法以二王為宗而於蘭亭最為得力笠畊觀察〇事吳興三十年朝夕不倦吳中人得居縮本蘭亭爭相寶貴〇之貞石傳為神品余於嘉慶〇〇〇仲見之居結體精〇運筆勁秀宜入晉人之室吳興復起能毋讓步耶 江德地觀於琹川 石梅仙館 刻印:石墨居
參考編號:47.2.12 (barcode: 004980156)
-拓片 1 葉;35 x 6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年間。[壽金盦石刻・十三]。趙孟頫書《定武蘭亭跋》・[一]
參考編號:47.2.13 (barcode: 004980157)
-拓片 1 葉;35 x 68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年間。[壽金盦石刻・十四]。趙孟頫書《定武蘭亭跋》・[二]
參考編號:47.2.14 (barcode: 004980158)
-拓片 1 葉;34 x 5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年間。[壽金盦石刻・十五]。趙孟頫書《定武蘭亭跋》・[三]。題識:己卯八月余督空南還秋霖頗盛徫河水勢浩瀚軍船行走甚速文書督責稍暇唐窓靜坐晴旭宜人因檢行簏所藏實武舊書蘭亭昨遇津門馮給諫所贈刻家涿鹿搨共置案頭對臨一通餘〇甚長〇松雪翁十六跋書之筆精墨妙令人都忘行伇之勞風燈水驛中不易得此清〇也十一日泊舟老君堂并跋 笠畊斌良。刻印:斌、良
參考編號:47.2.15 (barcode: 004980159)
-拓片 1 葉;35 x 73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年間。《壽金盦石刻》・[十六]。《米南宮千字文》。米芾書《千字文》・[一]
參考編號:47.2.16 (barcode: 004980160)
-拓片 1 葉;35 x 6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年間。[壽金盦石刻・十七]。《米南宮千字文》。米芾書《千字文》・[二]。
跋:
禮部員外郎兼書畫博士臣米芾狀奏臣于今月十三日伏准聖諭接臣筆扎寫造真書千字文二十本臣自幼學書即務馳騁小楷拘执實所未能拜命之餘不勝惶懼況勞薄賞醲人激思重謹以所書隨狀進呈伏惟聖慈曲為寛宥幸甚崇寧二年七月二十四日臣芾狀 嘉慶二十四年六月望日臨那〇成。刻印:那、〇成
題識:江德地敬觀 〇〇丞師鉅拜觀
參考編號:47.2.17 (barcode: 004980161)
-拓片 1 葉;35 x 10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年間。[松齋書課]。刻印:松齋書課、景華書室。(清)永瑆小楷書老子的《道德經》・[一]。題識:松齋書課 〇邨居士題籖
參考編號:47.3.1 (barcode: 004980162)
-拓片 1 葉;36 x 10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年間。[松齋書課]。(清)永瑆小楷書老子的《道德經》・[二]
參考編號:47.3.2 (barcode: 004980163)
-拓片 1 葉;35 x 107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年間。[松齋書課]。(清)永瑆小楷書老子的《道德經》・[三]。題識:松齋書課 〇邨居士題籖。刻印:〇園居士
參考編號:47.3.3 (barcode: 004980164)
-拓片 1 葉;34 x 10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清嘉慶年間。[松齋書課]。(清)永瑆小楷書老子的《道德經》・[四]。題識:成親王臨。刻印:詒晉齋印
跋一:
戊子元旦 紫榜四兒淂孫於考門因名曰考友時余已南〇朱與湯餅之會紫榜多〇云抱孫傳乃人再老作客全憑妙慰吾傳誦一時比歳名余〇都〇子蘭畦世兄已〇北〇已丑紫榜〇南宮蘭畦〇〇中翰是考友〇多以慰乃〇而為家瑞矣余性喜臨摹蘭畦〇〇〇夥〇艱〇作楷〇〇〇〇偶〇〇〇而意甚惜之不〇〇〇謂紫榜曰〇此補考友冼史錢可年因贅〇說於尾〇客〇佳話也巳丑五月中浣〇山〇〇〇 刻印:婚、巘、亭〇 金勄敬謹珍藏 刻印:〇、〇〇郡〇
跋二:
松齋梁先生 先君于同門契好也其書〇出入晉唐萃諸家為一體在道德經教則是其巳丑歳所臨者時余生長子都友先故〇〇賀及〇〇解讀書識字遂以〇〇〇〇〇〇玩寢食與俱約略能會〇〇〇之妙者今年夏五月廿四日考友以寐殀臨暝時尚屢顧此冊依依不忍舎去嗟乎都官慧而不壽〇平無他嗜好篤愛此書余又不敢以父執手蹟殉之恩為發〇工石以公同好夫松齋書學海內知名久矣而余忠以既萎之華〇附以不沒是猶契順之於東坡蔡明遠之於僧公也歟乾隆癸夘季夏上澣英山金兄悌識 刻印:蒼、悌、蘭畦
跋三:
刻印:延禧堂 右軍書曼倩傳與王敬仁敬仁殆其母即以為殉晉史至今惜之此冊蘭畦中翰哀無子都官幼殤因為梁孝廉勤道德經可知慈愛〇於性天而書法之顯晦有異事同情者為書數語於後 癸夘冬月〇〇摹刻 刻印:蔡新、募山
參考編號:47.3.4 (barcode: 004980165)
-拓片 3 葉;各約 34 x 79 公分。墨拓紙本(晚清拓)。原石刻於清嘉慶年間。《楊繼盛手扎石刻》,包括楊繼盛的:
1) 《記開煤山稿》
2) 《哀商中丞少峯和徐龍灣韻》
3) 《元旦》
4) 《元旦有感寄呈》
5) 刻印:〇高〇賦
6) 跋一:楊忠愍公墨蹟詩文四幅阮芸臺學使所藏余見之不勝愛慕爰為勒石以垂不朽先以先生人品學問昭日月而光天壤何有於文藝之末然觀其詩文之磊落已可為天下後世法而書法之剛健蒼秀更不讓顏魯公爭坐位帖展玩之下覺忠義之氣儼然流露於筆楮墨瀋間也 嘉慶戊午中秋長白玉德跋 刻印:玉德、學齋
7) 跋二:右楊忠愍公手蹟四幅文與詩見忠愍集中皆在狄道謫所時書翁覃溪閣學云以先生自著年譜考之則此元旦是嘉靖三十一年壬子繼津者都衘史王遴霸州人先生在獄時王官兵部慨然以其女許婚于先生子并為調護與鳳洲諸公奔走營救者也儀徵阮元敬識于揅經室 刻印:〇園之印。
附:1) 手稿 1 張。釋文:九號平日稽當照 患惑而七頁 十號〇樣務實鄦二時大金積酹十一頁
2) 信封 1 個。信封面:抱沖齋石刻全分 北平燕大
參考編號:47.4.1, 47.4.2, 47.4.3, 47.5 (信封) (barcode: 004980166, 004980167, 004980168, 004980169)
-印刷品 1 張;79 x 55 公分。原石刻於北宋明道二年。《宋仁宗皇帝皇太后遣僧懷問詣犘伽陀國為太宗皇帝建塔碑》。
碑額:大宋皇帝皇太后為太宗皇帝建塔壹座
碑身:大宋 聖文睿武仁明孝德皇帝 應元崇仁壽慈聖皇太后詣遣僧懷問詣摩伽國奉為資廌 太宗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於金剛座側建塔一座 太宗皇帝伏願高步 天宮親承佛記聿證 真仙之位常居釋梵之尊誕錫〇〇威靈永陰 基業時明道二年正月歳次癸酉正月十九日記丙子。
附:1) 印刷本 1 張。拓片釋文 (Note 2)
2) 陳承修記。印刷本 1 張。關於菩提皆亞城的宋碑 (Note 2)
3) 圖 2 張。印度菩提皆亞城宋仁宗建塔、宋仁宗在印度所建塔內碑形 (Note 2)
4) 照片 1 張;29 x 23 公分。明政府於萬曆四十五年(1617)九月十一日發給澳門葡萄牙商船的執照
5) 照片 1 張;21 x 15公分。清政府於康熙二十五年(1686)發給澳門英商船的「部票」
6) 信封 1 個。致許地山。郵戳日期:18.6.27。信封面:內照片二張
參考編號:48.1 (複製品), 48.3 (照片+信封)
-拓片 1 葉;36 x 117 公分。墨拓紙本(明清拓)。原石刻於清光緒八年。重修濰縣文昌祠碑刻。《重修文昌閣記》。鄭板橋撰文;陳介祺補記。題識:陳介祺記 季士林、士恒刻字。刻印:陳壽卿又秘笈之印、鄭燮之印、都官
參考編號:48.2 (barcode: 004980171)
-拓片 1 葉;119 x 69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南宋乾道四年。《宋達夫墓誌》。
碑額:宋進士宋達夫墓銘
碑身:有宋進士宋達夫墓誌銘
兄左從政郎雅州嚴道縣令主管學事勸農公事 運 撰
有宋進士宋遇字達夫年二十九乾道四年九月四日以疾終于成都華陽縣甘泉坊私苐之子舍用其年十二月庚子葬縣北星橋鄉仲兄彭山丞南夫墓旁達夫曾祖字子發贈特進祖字天與甞為東蜀漕贈右正議大夫父字彥伯今又將漕東蜀攝帥事在瀘母安人宇文氏先二十年卒達夫聚李氏有遺腹今生一男子是為後其先所有四女子皆幼弱纍然服喪蓋可哀也達夫為士以藝試有司四不利甞謂予士讀書不患不多患不行論語一經苟能字字踐履雖造聖域可也焉用慱而不然者足以黼藻其身瀾翻其舌似不木強矣違道顧不逺哉雖然親年甚高而是說於愚心勝其柰功名背馳何予頗韙其言唶曰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弟益信所學需其成當不但作章句生若夫功名利滓濁〇次盡為士之道繩墨誠陳規矩誠設彼將來求不釋也又可病達夫深領此語益自修飾孝敬篤誠行誼粹然視平生言亡一愧者嗚呼其有得於中果不謬而不幸不壽不克成其志是益可哀也達夫於家事辦治甚裕了不見聲色疾革區處付囑靡不周悉大率以不得終養為恨家君得訃震悼不目已曰吾佳兒也鄉〇相弔皆曰吾鄉令子弟也今亡矣夫達夫之葬家君使〇兄新叙南貳乘智夫經紀凡役使運銘諸墓隧使叔兄前葭萌令安夫書于堅石用謹其傳嗚呼予兄弟五人季則達夫前是南夫逝矣上下未五載達夫繼以淪謝事有至痛若此天乎可一致詰耶揮涕銘曰
若人剛而仁 學足大其名 而弗臻厥成
而卒夭其身 役當有達人 銘者才夫兄 助教白
白太
參考編號:49.1 (barcode: 004980173)
-拓片 1 葉;102 x 88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元代。原為 2 葉拓片,合併為一。《移建海道都漕運萬戶府記殘石》。釋文:
〇〇〇〇〇〇〇萬戶府記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等處儒學提舉司提舉李懿撰
〇〇〇書一隅西〇吐蕃南連六詔山川險惡人物阜〇〇區宇闢省於成都以〇制之分蒞萬夫長八翼以〇惟八都翼府制在〇行省之西偏高眀爽塏〇至元〇漏雨蝕風蠧〇能存是翼省顯武將軍萬夫長宪繼而達魯花赤懷〇〇將軍來住由成都翼以功陞〇秩眎三品一廨署〇不作何以稱職事〇瞻望哉〇〇於〇葺也取遂謀於慕長陳謙將任以及僚屬千夫長伍阡緍遂命千夫長蠻子武德李按彈武胳宋顯忠翊礫之費工役之勞不〇於民而用已〇凡為瓦屋百十儉两座各十楹慕次居正堂之東洒〇眀暢內外有愛於府制正堂之西〇建義勇武安王祠三楹像以〇各以次序列两傍〇如府制之雄偉也經始於至蜀省乎〇光祿大夫閣綿〇〇〇柔逺以顏其堂〇宣武將軍來任是〇暨幕官〇德剛周迴顧瞻曰來將來者遂偕千夫長忠顯校慰彭宗淳〇紀成事於日無也蓋治不忘亂安不忘危此聖賢深以為省國蓄書者必服厚制 者必以嚴又能〇慵俊宇〇裘旦倚之而益尊邊 之而知畏可渭能稱其任矣〇〇〇一日〇宙建
參考編號:49.2 (barcode: 004980174)
-拓片 1 葉;69 x 118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元代。《大元宣諭聖旨之碑》,又名,《八思巴文碑》。元朝皇帝為保護當時道教活動而下的聖旨,簡稱《聖旨碑》。蒙古文
參考編號:49.3 (barcode: 004980175)
-拓片 1 葉;69 x 121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殘石拓片
參考編號:49.4.1 (barcode: 004980176)
拓片 1 葉;80 x 35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殘石拓片
附:信封 1 個。信封面:
1) 宋達夫墓誌銘 宋乾道 成都
2) 殘碑 各一件 楷隸 成都
3) 萬戶府 元 成都
4) 蒙文碑 元 成都
以上石藏四川博物館
參考編號:49.4.2, 49.5 (信封) (barcode: 004980177, 004980178)
-拓片 1 葉;238 x 121 公分。墨拓紙本(晚清拓)。原石刻於南宋紹興廿七年。《妙喜泉銘》。(宋)張九成撰書
附:信封 1 個。信封面:
1) 張九成書妙喜泉銘 宋 鄞
2) 賀知章象
3) 重建逸老堂記
4) 屠滽夫人姜氏墓誌銘 明
5) 屠滽墓誌銘
參考編號:50.1, 50.6 (信封) (barcode: 004980179, 004980186)
-拓片 1 葉;166 x 64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南宋開慶元年。賀知章像石刻。像頂刻有《操老堂賀祕監像贊》。吳潛撰。
附:手稿 1 張;22 x 10 公分。釋文:
賀知章像 此像經宋制置使吳潛悉心訪求,得之於山陰。吳公為之記,並刻像於「重建逸老堂記」之碑陰
參考編號:50.2 (barcode: 004980180)
-拓片 2 葉;42 x 36, 134 x 84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南宋開慶元年。《重建逸老堂記》。吳潛撰文;張即之書。原石年代為元至正二十年?
參考編號:50.3 (barcode: 004980181)
-拓片 1 葉;77 x 80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明正德八年。《屠滽墓誌銘》。(明)楊廷和撰。釋文:
明故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傅吏部尚書兼都察院左都御吏致仕進階特進榮祿大夫贈太保諡襄惠屠公墓銘
公諱滽字朝宗姓屠氏其先汴〇隨宋南渡至開慶初五世祖諱季者始延居鄞縣曾祖諱順祖諱子真皆贈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傅吏部尚書父諱瑜累封榮祿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書曾祖妣周祖妣陳母徐皆贈一品夫人公以成化元年舉于鄉明年登進士五年授監察御史又明年勾考湖廣邊儲所至身親其事武岡倉官有所避私去簿記一葉公發其事且曰是將自盡陰使人伺守之其夜果就縊守者捕送公覆其所收數足杖釋之厯四十餘處黜罰官吏過半無稱寃者十年廵按四川摘其弊政十事禁治之遠近震懾既奏復都御史王襄敏公異目之委掌諸道章奏十七年用襄敏薦超遷右僉都御史未二于轉左又二年晉右副都御史二十一年陞右都御史或譛之調南京都察院時占城王古來為安南所侵絜國族奔廣東遣人訴于
朝議遣官往處難其人先譛者又因欲傾公薦公往或謂公別圖避就公笑却之比至議者曰安南藩臣也當為問罪之舉或曰占城脆弱遣歸國莫保後艱宜留置之公曰用兵則毒民避強則取侮皆不可吾將先奪之氣乃移檄安南諭以禍福安南大恐辭對甚婉公曰是可撫而两存之遂置安南不問而諭遣古來歸國仍募習武事者千人護送之古來德公餽謝珍貨不受既歸復附奏來謝
上命公受之者再公亦再辭從之弘治初元改摠督两廣軍務徭獞作亂斬捕甚多柳州諸處故有更戌卒以不習風土一歲中死亡十五六公為區處多所全活明年
召還掌院事以疾乞歸省榮祿公〇便調理累疏乃得請道聞徐夫人喪服闋適南京右都御史缺吏部擬公補其處
特召還舊任尋晉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寧化王鍾鈵以不孝為母劉所訴遣官勘寶逮至京
命勳戚臺省諸大臣會諸王舘審之劉改詞勘官難之曰吾輩其抵罪乎公覆奏引民間告子而含忍息詞者為比遂得两釋時公就舘中草奏中貴人環左右立公意慈安間每落筆數〇輒裂付吏人書奏牘草成而奏牘亦具首尾千數百言無或衡決眾皆驚服十年轉吏部尚書公慎選舉裁抑僥倖黜陟一付之輿論每註選至烟瘴地輒停筆久之曰吾嘗經其地仕者多死於瘴湏擇風土相宜者因奏為著令貴近為所識求京秩公語其使曰爾主為一士孰若為一大臣耶是時頗多內降官公因災異以為言
上嘉納之
請寧新宮成
令番僧入宮慶讚再疏止之慧見陳上其餘事俱切時政公前後奏疏甚多皆不存稿或以為言公曰吾言事非為衒名計也聞者是之十年以九載秩滿加太子太保令
上出閣加太子太傅
賜麒麟服十三年屢以疾乞致仕〇允戶部尚書周文端公將謝政公疏言周某可用不宜聽其去及
召問執對愈堅至拂
上意不避遂以是去然
上意猶眷注未巳
命有司給月俸輿皂以寵之十八年今
上即位以 詔例進階特進榮祿大夫巳而復思用公馳
勅召之玩至 命仍以太子太傅吏部尚書兼左都御史掌院事
賜蠎衣三襲玉帶一束時逆瑾專政諷諸司奏事先以帖啟公曰如此是無
君矣不從瑾每因事輒欲罪御史公曰某寔主之御史受成而巳又嘗屬公答御史如前政之為公曰御史憲臣也若答辱之何以紏正百寮瑾又大起羅織之獄罪巳合律者更欲比擬滋重公不可乃捃拾公罪欲脅以從巳公卒不為動瑾又以宿憾鈎摘致仕兵部尚書劉公大夏罪欲寘之死公曲為救觧得咸論江西民造龍舟為戲瑾既藉其家猶未慊所擬罪復令會議公卒如原擬以覆公外和內剛臨事乃不可奪類如此時瑾既累撓公公亦知勢不可回每欲乞休又不可得會宣府奏邊儲缺乏瑾因欲文致啇入侵盜法再四強公不從再奪公俸公嘆曰尚可以仕乎即懇乞觧任明日遂行後三年為正德七年九月二十八日無疾而卒其生以正統五年九月二十五日享年七十有三訃聞輟視朝一日贈太保謚襄惠 命工部治葬事禮部諭祭者九公聰頴絶人非角巳能文比長益深造書善行草對客揮毫作為詩歌頃刻數百言立就詞旨清麗既貴且老手不釋卷明習法比長於折獄風儀秀整鬚長及臍望之如神仙中人平生無戚容愠色至臨大事決大計眾相顧錯愕而公處之裕如直言快辯無所回伏皆能得其機要在吏部以廣言路惜人才為巳任嘗援王文端王忠肅二公並用故事薦三原王端毅公乞
召起同事六科給事中因事下獄率諸大臣極論出之事榮祿公最孝榮祿公性好浴公謀為鑿池夢神人告曰吾當献之山已而鑿池得巨石多且竒公大驚異乃即池為山楴曰天賜巖構亭其上嫂董及王氏姊俱早寡無子各養之終身殯葬皆公料理又為董上其志節旌之與人不談設畛域不念舊怨每自謂手持此筆掌刑獄恐誤殺一人掌銓衡死誤黜一人其所存之厚如此故不知者始或疑而毁終大服之無異議少帥西涯李公嘗稱之曰意度軒豁才力雄徤入可以握風紀為
天子耳目出可以持節秉鉞操死生嘗罰之柄于一方歛而藏之又可以泛江湖入林〇飄然無累於物聞者以為知言配薜氏訓導瑛之女先卒累贈一品夫人繼姜氏贈通政旺之女累封一品夫人次室方氏子男五人偕都督府都事俓吏部主事健國子生仕郡庠生僎孫男三人大年大文大受女二人俱幼偕等卜以卒之明年十二月二日葬公邑西鄉乳泉山之原自藕花莊遷夫人之窆來袝先事持翰林吳檢討惠狀屬廷和志其墓往年
孝皇為今
上簡宮僚 命臺省會薦于時公以廷和應令常愧無所建明以報知已今乃得執筆為公圖其不朽者其何敢辭銘曰
四明之山鍾英毓靈篤生異人刺舉發名才與身長有實有聲再持使節惠流邊城兼摠章奏望重臺評超格以升莫與爭能或有間之乃出舊京島夷相侵來訴其情公徃諭之折其禍萌留鎮于廣威與德并中臺有
召遂柄銓衡賢鄙黜陟惟公惟明事有必爭志有必行惟
帝之聖惟公之誠有勞在國有親在庭功成身退進止皆榮令
上念公
先朝老成
優詔起之為時之楨權奸擅政大法以傾委曲匡救善類是憑終焉罔恊載復幽貞迹之塞矣其志則享觚翰自娛悠悠和鳴忽焉告訃當宁若驚胡不慗遺失此典刑以賁之官有章程以似以續言言閈閎公不朽者視此刻銘
光祿大夫柱國少帥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
華盖殿大學士知
制誥
國史捴裁兼
經筵官新都楊廷和撰
參考編號:50.4.2 (barcode: 004980183)
-拓片 1 葉;76 x 76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明正德八年。《屠滽墓誌蓋》。釋文:
大明故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傅吏部尚書兼左都御吏致仕進階特進榮祿大夫贈太保諡襄惠屠公之墓
參考編號:50.4.1 (barcode: 004980182)
-拓片 1 葉;68 x 67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明嘉靖五年。《屠滽夫人姜氏墓誌銘》。(明)費宏撰。釋文:
故屠母封一品夫人墓誌銘
夫人姜姓故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傅吏部尚書兼都察院左都御史贈太保謚襄惠四明屠公諱滽之繼室也姜世家松之上海有諱良者始占籍居京師良子旺號訥菴生二子長浩為工部郎中次清為通政使司右通政而其贈如清之官女最幼是為夫人夫人生而警慧幼聞二兄誦書史輒耳熟能領畧其大義甫長莊靜有儀言咲不妄訥菴竒之其母戴恭人夢鳳起廷中夫人攀翼上升有頃持一羽還夫婦嘗自詫曰是女必貴貴且躋榮封至一品乎有求者不肯輕許年二十會襄惠喪其初配薛聞夫人賢令媒氏通意乃歸公盖成化辛丑歳也公時尚為僉都御史越八年為弘治戊午由家宰陟宮傅夫人遂進封一品鳳羽之夢於是乎驗矣夫人逮事其舅封太子太保吏部尚書松窓公及姑贈一品夫人徐得婦道甚與襄惠處婉而能恭內外宜之初襄惠悼薛慮難繼及得夫人甚自慶每語所親薛夫人殆未死也薛夫人之沒襄惠次室方與夫人同來歸相處甚睦又自度素羸必不娠欲公及盛年廣嗣續為置張與楊二媵焉其後方有子曰偕曰徑曰仕張有子健楊有子僎夫人視之無異己出居常以忠孝謙慎最之曰此汝翁家法不可墜也又諄諄誡諭毋聽僮奴私譛〇互生嫌釁以傷同氣之恩用是諸子雍睦敦行孝義視夫人亦無異己母夫人預
朝謁者二十年屢被文綺寶鏹之
賜然天性簡重未嘗輕出或念母不能忘則歳一歸寧而巳雖處貴盛恒以矜衒為慙尤樂施予姻黨有〇獨者必賙之然襄惠在吏部時每戒其族人母涉外事恐以是為公累正德壬申襄惠捐舘舍夫人督諸子治喪事必合於禮鄉俗諸無益之費皆寢之其於婦德母儀可謂備矣夫人卒以嘉靖乙酉三月二十二日〇所生天順壬午五月十八日得年六十有四子五偕前軍都督府經歷俓吏部驗封郎中建國子生仕中書舍人其幼僎也孫男八大年大文大受大亨大亮大貞大音大吉女五長許山東僉憲〇綬子伯康次許福州府經歷陸銑子深又次許刑部員外郎陳璧子鈛餘尚幼曾孫一本弘諸子〇以次年十一月二十日奉夫人袝葬于乳泉山之原具疏以卹典請
詔啟襄惠之壙而合焉有司奉
遣諭之丈祭于其家者再又賻粟三十石布疋如之可謂寵矣俓直
內閣於子厚與其兄偕弟仕持陸修撰舉之所為狀求予銘諸幽宮予誼不可辭銘曰
攀鳳之翎亦傅于天魚軒翟茀盖〇有先從夫而榮矧儷其賢小星之詩德貴不專子匪我出類我出然我撫我教世澤以延劍化必合歸于乳泉故老之配惟
帝所憐有祭有賻卹
恩翩翩匪積之深曷享其全昭美有石庶永其傳
賜進士及第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
謹身殿大學士知
制誥 經筵官
國史總裁鉛山費宏撰
參考編號:50.5.2 (barcode: 004980185)
-拓片 1 葉;63 x 67 公分。墨拓紙本(近拓)。原石刻於明嘉靖五年。《屠滽夫人姜氏墓誌蓋》。釋文:明故壹品夫人姜氏墓
參考編號:50.5.1 (barcode: 004980184)
Dates
- undated
Language of Materials
Conditions Governing Access
Conditions Governing Use
Extent
3 linear feet
Creator
- From the Fonds: Ma, Kiam, 1882-1959 (Creator, Person)
Repository Details
Part of the CUHK Library Archival Collections Repository
Special Collections Reading Room
3/F, University Librar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pc@lib.cuhk.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