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文章手稿, 1997
包括 1997 年 1 月至 12 月間發表於香港報刊及為音樂活動撰寫的文章。依日期排列如下。
• Items 1-20 (3869-3888):
-《英雄叛國》中羅家英的難能可貴。手稿 2 葉 (Note 2)
-粵曲聽歌活動在香港的流播。手稿 3 葉。葉 3:To: 新晚 / 文化版 -- 方婉雅小姐 「戲曲」-- 3 pages 3/1 (Note 2)
-《趙氏孤兒》重演,劇力萬鈞。 (Note 2)
-「另類粵劇」靠市局買起。手稿 1 葉。葉首:戲與曲 (Note 2)
-有情有義《趙氏孤兒》。手稿 1 葉 (Note 2)
-《玉龍第三國》與東吧巫舞。手稿 2 葉 (Note 2)
-《玉龍第三國》讓歌舞誦樂平起平坐。手稿 2 葉 (Note 2)
-江青《玉龍第三國》的真誠。手稿 2 葉 (Note 2)
-西河會妻英文字幕資料。手稿 8 葉。另紙:To: 藝術節 / 蘇國云 From: 黎鍵。提供英文字幕的中文分場資料 -- 7 pages 13/1附:西河會妻海報 (Note 2)
-「古韻迴嚮」所傳達的訊息。手稿 2 葉 (Note 2)
-慕斯通能的「可觀」性演出——聽香港管弦樂團音樂會。手稿 3 葉 (Note 2)
-文化政策的宏觀考慮——何志平的藝術見解。手稿 3 葉。葉尾:To: 文滙 文化 / 黃潔玲 「樂林」-- 3 pages 24/1 (Note 2)
-賀歲戲與場地。手稿 1 葉。葉首:戲與曲 (Note 2)
-中樂與「民族音樂」——一張學習「中國音樂」的單子。手稿 2 葉 (Note 2)
-中樂研討會又有「交響化」的激辯。手稿 3 葉 (Note 2)
-《馬可波羅》中的民族藝術。手稿 2 葉 (Note 2)
-納西古樂作博物館式演出。手稿 2 葉 (Note 2)
-《西河會妻》的虛空佈景。手稿 2 葉 (Note 2)
-納西人的漢族古樂演出。手稿 2 葉 (Note 2)
-「板唱」說唱與亞洲音樂。手稿 2 葉 (Note 2)
• Items 21-40 (3889-3908):
-阮兆輝為《西河會妻》設計佈景。手稿 2 葉 (Note 2)
-西班牙古樂影響了歐洲音樂。手稿 2 葉 (Note 2)
-《西河會妻》進入演藝學院。手稿 1 葉 (Note 2)
-保加利亞女聲合唱的民族性。手稿 2 葉 (Note 2)
-越劇在香港植根。手稿 1 葉。葉首:戲與曲 (Note 2)
-崑劇——明代戲曲化石。手稿 1 葉。葉首:戲與曲 (Note 2)
-香港越劇團是個專業劇團。手稿 2 葉 (Note 2)
-奏粵樂要用七分律樂器。手稿 2 葉。葉背:To: 新晚 / 音樂版 -- 民族音樂 / 何曉明小姐 2 pages (Note 2)
-《黃河大合唱》回應著歷史時刻。手稿 2 葉 (Note 2)
-十五歲的張永宙光芒四射。手稿 2 葉 (Note 2)
-演藝學院的《魔笛》卡通化。手稿 3 葉 (Note 2)
-蘇加文的冷靜與選曲。手稿 3 葉 (Note 2)
-藝術教育研討會中的傳統演藝。手稿 2 葉 (Note 2)
-閻惠昌的「樂韻中國台灣情」。手稿 2 葉 (Note 2)
-布拉姆斯並非「三B」之一。手稿 3 葉。葉尾:To: 文滙 文化版 黃潔玲。「樂林」一篇:3 pages 3/4 (Note 2)
-衛仲樂老成凋謝:國樂新一代有演出。手稿 2 葉 (Note 2)
-兒童交響樂團有精彩表現。手稿 3 葉。葉尾:To: 文滙 文化 / 黃潔玲。「樂林」:3 pages(周六)-- 10/4 (Note 2)
-評一個小型的聯合獨唱會。手稿 3 葉 (Note 2)
-「小交」的《九七引》音樂會。手稿 3 葉。葉尾:To: 文滙 文化 黃潔玲。「樂林」-- 3 pages 17/4 (Note 2)
-新馬師曾是文武生王。手稿 2 葉 (Note 2)
• Items 41-60 (3909-3928):
-中播民族樂團演出要總結教訓。手稿 2 葉 (Note 2)
-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交響性」作品。手稿 3 葉 (Note 2)
-粵省箏藝可以盡覽。手稿 3 葉 (Note 2)
-高雄國樂團突出民族交響性。手稿 3 葉 (Note 2)
-曾成偉的蜀派琴家特色。手稿 3 葉。葉尾:To: 新晚「音樂」何曉明女士。「民族音樂」3 pages 15/5 (Note 2)
-《張羽煮海》介入了歌劇元素。手稿 3 葉 (Note 2)
-三月天后誕是粵劇節。手稿 1 葉。葉首:戲與曲 (Note 2)
-《張羽煮海》是個突破。手稿 1 葉。葉首:戲與曲 (Note 2)
-《張羽煮海》是「機遇」製作。手稿 1 葉。葉首:戲與曲 (Note 2)
-舒伯特二百年的啟示。手稿 3 葉。葉尾:To: 文滙 文化 / 黃潔玲。「樂林」(周六)-- 3 pages 22/5 (Note 2)
-現代粵劇《新白毛女》。手稿 2 葉 (Note 2)
-東北「鼓吹樂」來港演出。手稿 2 葉 (Note 2)
-演藝音樂節兼顧推廣教育。手稿 2 葉 (Note 2)
-許菱子的箏藝有潮樂隊伴奏。手稿 3 葉。葉尾:To: 文滙 文化 / 黃潔玲。「樂林」-- 3 pages 5/6 (Note 2)
-何柳堂與《賽龍奪錦》。手稿 3 葉。葉尾:To: 新晚 / 音樂版 何曉明小姐。民族音樂:3 pages 5/6 (Note 2)
-羅永暉《山鳴》的中樂運用。手稿 3 葉。葉尾:To: 新晚報 / 音樂版 何曉明小姐 -- 3 pages 12/6 (Note 2)
-《山鳴》、「貝九」與韋伯。手稿 3 葉。葉尾:To: 文滙 文化 / 黃潔玲 《樂林》-- 3 pages 12/6 (Note 2)
-羅斯卓波維奇那晚年的大提琴。手稿 3 葉。葉 3:To: 文滙 文化 / 黃潔玲 「樂林」-- 3 pages 13/6 (Note 2)
-黃永熙博士八十壽辰音樂會。手稿 3 葉。葉尾:To: 文滙 文化版 黃潔玲 「樂林」-- 3 pages 19/6 (Note 2)
-《天、地、人》與民族音樂。手稿 3 葉。葉尾:To: 何曉明 / 新晚音樂 「民族音樂」-- 3 pages 19/6 (Note 2)
• Items 61-80 (3929-3948):
-中樂市場發生何事 !?。手稿 3 葉 (Note 2)
-聯合群英中樂團的演出。手稿 3 葉。葉尾:To: 新晚 / 音樂版 -- 何曉明 民族音樂 -- 3 pages 26/6 (Note 2)
-中樂團與業餘中樂攜手演出。手稿 2 葉 (Note 2)
-《天、地、人》的效果及其立意。手稿 3 葉 (Note 2)
-從《天地人》樂曲談到編鐘。手稿 3 葉。葉尾:To: 文滙 文化 / 黃潔玲 「樂林」-- 3 pages 3/7 (Note 2)
-「齊來聽歌學中樂」。手稿 3 葉。葉尾:To: 新晚 / 何曉明小姐 「民族音樂」-- 音樂版 -- 3 pages 10/7 (Note 2)
-《太平山下》與《安晴》的音樂語言。手稿 3 葉。葉尾:To: 文滙 / 文化 黃潔玲 「樂林」(周六)-- 3 pages 10/7 (Note 2)
-現代歌舞樂《黃河水長流》。手稿 3 葉。葉尾:To: 文滙 / 文化 黃潔玲 「樂林」-- 3 pages 17/7 (Note 2)
-藝術——是創造性的表達——談幾首「回歸」音樂作品。手稿 3 葉 (Note 2)
-在音樂學校所聽到的。手稿 2 葉 (Note 2)
-莎士比亞與寰球劇院。手稿 4 葉。To: 信報 文化 / Kitty 藝語(周五)-- 4 pages 30/8。另有莎翁寰場畫冊送來 / 用後還 (Note 2)
-葉純之教授生平述史稿。手稿 4 葉。葉尾 (p. 3):-- 黎鍵 5/10 To: 李學齡先生 / 音專
From: 黎鍵 附:葉純之教授 (1926-1997) 追思會程序 (1997.10.09) (Note 2)
-名家名腔的模倣。手稿 1 葉。葉首:戲與曲 (Note 2)
-港人粵劇將如何。手稿 1 葉。葉首:戲與曲 (Note 2)
-揚琴演奏與「洋琴」。手稿 2 葉 (Note 2)
-《張羽煮海》是否唱粵曲的歌劇。手稿 1 葉。葉首:戲與曲 (Note 2)
-古典主義中的浪漫派——布拉姆斯。手稿 4 葉 (Note 2)
-生活中的音樂與書香。手稿 3 葉 (Note 2)
-繙譯劇與中國戲曲。手稿 1 葉。葉首:戲與曲 (Note 2)
-粵劇品味的高雅路綫。手稿 2 葉 (Note 2)
• Items 81-84 (3949-3952):
-《傳媒春秋》討論粵劇走勢。手稿 2 葉 (Note 2)
-民族音樂發展與香港中樂團。手稿 3 葉 (Note 2)
-古琴推廣與古琴文化。手稿 3 葉 (Note 2)
-粵劇如何移植外國戲劇。手稿 2 葉 (Note 2)
Dates
- 1997
Language of Materials
Conditions Governing Access
Conditions Governing Use
Extent
84 item(s)
Creator
- From the Fonds: Li, Jian, 1933-2007 (Creator, Person)
Repository Details
Part of the CUHK Library Archival Collections Repository
Special Collections Reading Room
3/F, University Librar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pc@lib.cuhk.edu.hk